在论坛上看到一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用户名hhh的网友发了一个帖子,帖子的大致内容是:
“音响发烧友们,喜欢从音响产品中寻找最接近真实的声音境界。
音响发烧友喜欢听录音中的失误,椅子的移动声、纸片的落地声;飞机起飞时的声音、大炮发射时的响法,打碎玻璃杯的声音是听音响的动态、频宽和应变速度;人声、弦乐是听音响的分析力和音色冷暖;青蛙的叫声、古琴的断弦,各种器材对细节的表现。凡此种种,音响发烧友的兴趣全在音响反映声音的能力上,为了满足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他们会把音响器材、线材、甚至脚架,不断地更新、提高、完善,成为发烧音响器材最忠实的消费者。
音乐发烧友,欣赏的是音乐本身,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研究音乐史和音乐理论,而不是放在音响技术等电工通信领域的研究上。对音响器材的理解是:能把音乐内涵完整地、迅速地传替出来器材是才是真正优秀的器材。音乐发烧友注重音乐的艺术性。音响参数可以作定量分析,但艺术性却不行,这些艺术性,机器仪表无法测量,只有自己去体会声音所透露出的情感。”最后,引出了一个话题,#你是音乐发烧还是音响发烧?#,很多网友跟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图片来自网络以下是部分HD网友的回复潮烧王不研究技术,音响发烧友成了玄学女票机家,音乐发烧友成了碟片收藏家。
穷人也想玩两者一样花钱。说起如今的音乐演奏,指挥不好评论,但乐器演奏给我整体感受是:顶级机器演绎乐曲。
jlchen手机外放可以是可以一听,但肯定是大大失色。音响是手段,音乐是目的。除非你是那种听声音而不是听音乐的发烧友。qq_pLlRYsQb简单一点说,就是{鱼各熊掌}的关系!
MOKS我喜欢听人声,听换气,听喇叭的震动撕裂声,这算什么?
AUVM51艺术终极目的就是打动对方,唤起共鸣。音乐声音艺术也是如此。声音之美的呈现,离不开优秀的演绎和音响器材的发挥。音响发烧与音乐发烧是相铺相成的,并不矛盾。
hubert大部分都是从音响上爱上音乐的,尤其是古典音乐。
癫疯时刻玩儿音响追求得不高,听音乐到追现场演出地步,穆特、以色列交响乐团、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独奏、四重奏、帝国五重奏的现场,追了20多年,国内外从小乐队到大编制交响乐队不计其数,皇家芭蕾舞、莫斯科芭蕾舞、松山芭蕾舞、爱尔兰踢踏、名歌剧、话剧、民乐、京剧、沪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还有喜欢的星演唱会现场都追过,来者不拒,听音响感受不到的。特别是穆特两次中国演出感受难忘,是国内音乐欣赏提高的证明。遗憾的是沙汉姆没看过。
树上子爵只有扬颂斯、巴伐利亚交响乐团的卡门组曲,是我听过的最澎湃大气的演绎。十多年前在国家大剧院听杨松斯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的第八和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迄今最深的印象是,原来现场的音乐是从地板上升起来的,包围你…
tjz我就两样都是,怎么了?yingyinyy都算吧,好音响能让音乐更好听,好音乐也能让音响的效果更好的发挥出来。所谓相辅相成。
z为什么我听交响现场还没有在家听有感觉呢。难道是宅家是皇帝位,音乐厅是中价位的位置原因吗?
tccvmax两者并不能撕裂,我之前用的欧博b胆机系统,所以基本上听的都是弦乐,因为放交响声音糊,动态也不够,现在换的爱因斯坦小合并就开始喜欢听交响了。
qq_Ct2TUPcP前一段时间,我用几十元的国产蓝牙音箱听歌听了有20多分钟,感觉还不错!一般都是两者兼具,好的音响、影院是用来听好的音乐看好的电影的!
弦烧乐韵MDG这个估计也是个无解。最老套的讲法,有了好的音响器材,才会有惊人的音响效果,才会容易获取感人的音乐氛围。好的器材带领人更深入的研究和聆听音乐,往高的说,触摸音乐的灵*。往低的说,起码身心愉悦,享受。音乐发烧、音响发烧没有对立面,放眼世界,出名的大音乐家都非常享受用贵价的乐器去演奏,就算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把小提琴也好几万甚至近10万的。这些都符合人类更好的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影音新时代更多新鲜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