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
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及角质形成细胞有关,大多数认为其发生与个体遗传易感性有关。
临床特点
1、病程超过1年,没有自行消退现象;
2、持续性、浸润性生长,越来越大,且病变超过原始损伤范围;
3、高起皮肤表面、质硬韧,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
4、影响美观,且有明显的骚痒、疼痛等不适;
5、病程较长,多伴随着终生。
好发部位
1、前胸、上颈部,外耳处、肩部及上臂等部位;
2、有特定部位多发倾向,且可以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出现。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手术、局部注射、放射线照射、加压治疗、硅胶薄膜敷贴等。
比较而言,手术切除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方法,但单纯的手术切除防治瘢痕疙瘩无意义,因为其术后易于复发,且复发率为60-80%。
因此,手术治疗必须需结合其他方法,如类固醇药物注射、加压治疗、硅凝胶片敷贴、术后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前国内外多主张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一般认为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加局部浅表放射治疗是很有效的预防再生的方法。
治疗前后对比图
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的瘢痕,属于难治性皮肤病,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难以保证其不复发,因此,治疗后要加强随访,定期复查,及时处理有复发可能性的瘢痕疙瘩,实施瘢痕防治动态综合疗法确保疗效。
科普丨皮肤病院谭宣丰
主编丨*委宣传部买秋霞
编辑排版丨*委宣传部傅媛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