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线:
只想让每个孩子可以成为TA自己
文章来自:正安聚友会(ID:zanclub)
作者:罗大伦
高烧不退,可能是积食为患
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发烧好多天了,检查内脏没问题,美国的医生开了退烧药,可只能降温几小时,然后还是高烧,医生也无奈,最后她没有办法,给我打了电话。
我问了美国当地的天气,觉得应该不是天气的问题,于是又问孩子在发烧前什么东西吃多了?朋友回答:几个华人家庭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
我分析这可能是食积导致的,问她给孩子吃了什么药,她说西药无效后,去药店买了中成药柴胡桂枝颗粒。我说这个药可以继续吃,同时多买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给孩子熬水喝。
结果,第二天我收到邮件,她说:“中医真神奇啊!孩子的烧已经退了!”
为什么孩子烧了那么多天,用点消食导滞的就退烧了呢?这就是积食为患。
中西医说的脾不一样
那么,什么是积食呢?
这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下脾。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西医的脾切除没问题。中医的脾可不行了。
这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的医学到中国来的时候,spleen应该完全起一个其他的名词,不知道谁一下把中医的脾就给安到这上头去了。后世就把这spleen也叫脾了,我刚学中医时也学得乱。
实际上,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营养、生血、统血、统水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
运化,运和化不是一回事儿。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入胃,胃管受纳,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后做初步的处理,把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成为糜状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
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脾可以把它“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是脾的功能。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这个词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消”是磨,是拆分,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后,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这叫运化的运,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帝内经》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这个脾为孤脏。它在中央的位置,能够灌溉我们四肢百骸。所以,这是脾的运化。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孩子积食问题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都太弱,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堆里面一下就瘀住了。
比如说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吃下去容易生病。所以总有家长对我说,昨天孩子吃蛋糕吃多了,今天就开始哮喘了。
什么是积食呢?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我经常说,孩子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无休止地吃下去,此时需要父母担起阻拦的责任,这是保护孩子。
举个例子,如果把电脑里面的文件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但个程序同时运转,电脑就会死机了,就和积食一样。
积食分类识别
积食大致有分类,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胃不能受纳了。
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表示需要吃更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
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奶油蛋糕吃多了,吃了半个,第二天发烧感冒了,此时是有形的积食还在,这是有形的,此时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
还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
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积食的症状
积食的症状
有家长问我:孩子每顿都喝粥,可还是积食呢?因为那是无形的积食,是孩子的脾胃被某种食品给拖累功能异常了,至今未能恢复。
那么积食有哪些表现呢?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硬币一样的圆圈,都显示孩子可能出现积食了。
同时,孩子的嘴里开始有味,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口中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
有的孩子,会出现大便有酸腐的味道,古人形容“臭如败卵”,这也是症状之一。
绝大多数孩子此时不想吃东西,不想喝奶,很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大一些的孩子会说自己脘腹胀满。
一般对于刚刚出现的积食,家长心中是最清楚的,因为孩子吃了什么家长最知道。
积食调理方法
对于有形的积食,我们可以中医调理,不严重的可以自己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马上熬水给孩子喝。
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
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就会去掉,可能身体就没问题了,如果不去掉,可能变成大患。
有时孩子发烧,怎么用退烧药都无效,中医一看,孩子积食了,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结果立竿见影,孩子的烧马上就退了。
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大夫治小孩病时,总要先观察孩子是否有积食,因为这往往是引起孩子其他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那种脾虚夹积或者无形之积的,我们一般会在前面的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的基础上,加入太子参、白术等补脾运脾的药物,但是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不是自己在家里能解决的,应该找中医协助分析,然后开方子调理。
大家记住,消积的东西,不能常用。
小孩积住了,给他喝两天消食导滞的药物,化掉了就不要喝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脾胃知道了,有一种外来的东西能够替代脾胃了。
如果天天给他喝消食导滞的药物,他的脾胃功能反而弱了。所以喝两天,一消掉积食,马上停住。
如果孩子的积食已经比较重,有了寒热之分,或者要进入无形之积的情况了,就要找中医在消食导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滋补脾胃的药物,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恢复。
天使在线特别推荐李辛、罗大伦、路新宇等五位中医大伽的20次课程+2次答疑的儿童健康网络课程,将带给你中医育儿的基础知识,中医育儿的基本世界观。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