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八岁,年10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感冒、发热、咳嗽四个月,加重六天;现病史:患儿在四个月前出现感冒发烧,然后输液五天,用药以头孢为主,症状得到缓解,然后身体体质表现的比较虚,就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出汗很多,尤其以上半身为主,后来过了十天左右又出现感冒,然后又输液五天,用药以阿奇霉素为主。如此反复了三个月,输液了五次。近六天前患儿又出现发热,体温在37度5到38度2反复发作,伴有咳嗽、流涕,医院已输液三天,用药以阿奇霉素和头孢配合,刻诊:发热37度9,咳嗽有痰,晚上为重,脸色红,偶尔有流鼻涕,鼻涕和痰液比较粘稠,口臭,大便干,好动,舌质红,苔厚,脉浮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较高,肺炎支原体阳性。肺部x光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右侧肺底有点片状阴影。诊断:肺热痰郁;支原体肺炎治则:和解少阳,辛凉宣泄,清肺化痰;方药: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太子参二十五克,黑柴胡二十克,苦*芩十五克,清半夏六克,五味子六克,炙麻*五克,炒杏仁六克,生石膏六十克,葶苈子十五克,莱菔子十五克,甘草五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日一剂。外治取穴:用我研制的感冒敷贴,选穴为双侧涌泉穴、肺俞穴和经验穴;年10月9日复诊,上方用药二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大大缓解,脸色已不发红,其他症状如前,舌质红,苔白,脉浮。药中病所以初诊方加活芦根三十克,水煎服,日一剂。外用敷贴继续
年10月15日三诊,用药八天,临床症状已经痊愈,现在患儿表现一切如常,为防止感冒反复发作,以小柴胡汤合保和汤加减,一是调理身体袪除余邪,以防其复,二是健脾开胃,增加胃部的吸收,使其脾胃强壮,进一步提高抵抗力和增强免疫力:太子参十五克,黑柴胡十二克,枯*芩六克,清半夏六克,陈皮六克,焦山楂十克,焦神曲十克,炒麦芽十二克,连翘十克,莱菔子十五克,甘草五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七剂,隔日一剂,药尽即停。昨日见其家长,询问患儿情况得知,身体健康,一切如常。
大中说: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吃得越来越精细,但是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免疫力越来越低,尤其是到了冬季这个时节,孩子们的感冒越来越多,发作的频率时间越来越短,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去分析:第一运动过少;第二不干家务劳动;第三就是不合理用药。咱们来逐条的分析一下,中医来讲“动则生阳”,当人体不去运动的时候,或者是不去活动的时候,人体的阳气生成不足,阳气是什么?阳气就像那太阳,也就是像大地没有阳光温煦一样。那么身体缺少了阳光的滋养,那就表现为反复感冒,免疫力低,抗病能力差。不干家务和感冒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不干家务就造成了身体一个懒惰状态,而且对食物没有一个感恩之心,那么说孩子的脾胃就不是太理想,因为对饮食没有太节制,所以就造成了,喜欢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就宁可饿着肚子他也不吃,长此以往,他的脾胃就会受到影响,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一旦受到影响,那身体就会差。不合理用药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当下的中国家长朋友们,对孩子的健康教育是少之又少。我对中医西医没有任何的偏见,因为中医西医它都是治病救人的,所不同的就是西医是治人得的病,中医是治得病的人。简单的讲就是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