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民间秘术祖传叫魂,到底有多邪门
TUhjnbcbe - 2021/5/29 23:13:00

凌晨时分的某个路口,一位老奶奶正在昏暗的路灯下烧着小孩的旧衣服。

老奶奶的身后躲着一个孩子,孩子似乎有些害怕,紧张地抓着老奶奶的衣角。

突然一缕风闪过,吹得人心头一颤。

老奶奶却面上一喜,一把扯过孩子,嘴里不停念叨:“小孩儿诶~回来了~小孩儿诶~不走了~”

怪风似乎听到了老奶奶的叫唤,霎时间包围住她和孩子。

老奶奶顺势加快了念叨,声音也越来越大,而小孩面色苍白,小嘴紧闭……

别怕,这不是恐怖小说,而是神秘无比的民间巫术——叫*。

那天,我被叫了*

或许你也曾听过几个莫名头疼发烧久治不愈,然后被村里的老人一通叫*后就神奇般地好了的故事。

很多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这明显不符合科学道理的几声叫唤咋就有用了呢?难道真有一个我们未知的平行世界存在着?

在古代,叫*是医学不发达时最常用的手段。

中医典籍《*帝内经》有云:“五藏者,合神气*魄而藏之。”

翻译过来就是*魄和元气藏在我们的五脏之中。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魄保护着我们的内脏。若*魄在,那么五脏就不会受损,我们就不会虚弱、患病。

反之,假若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病症,那么就是*魄出现了问题,此时便需要叫*。

但你千万别以为叫*只在过去科学不普及的古代才盛行,实际上,在今天,叫*依然有着丰厚的土壤,有过叫*经历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信你随便找个身边的朋友问问,很可能都能得到一段真实的经历(可怕的*故事)。

△一位盆友的叫*经历

比如在东莞,就有喊童年一说,又叫“喊同年”、“喊惊”。

若是孩子有了异常,譬如在上坟后突然变得不爱说话,家中老人便会说这是招了邪佞,让父母准备纸钱香烛去坟地供奉。

往往神奇的是,叫完*后小孩子大睡一场,就能像以前一样活泼好动。

不光是东莞,很多地方若是孩子一直哭,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病因,一些上了年纪的医生就会建议带孩子去试试“别的”,这个“别的”便是叫*。

△来源:知乎

许多叫*都是从小孩开始的,无缘由的哭闹,无缘由的高烧,或是看见了什么,都会成为叫*的开端。

在民间传说里,小孩子因为还未沾染成年世界的复杂,便可以看见“更多的东西”。

甚至还有人说哭闹孩子的头顶有个凹陷的地方,叫*之后,那块地方就会恢复正常,描述地有鼻子有眼。

有人自述从小就容易被某些东西影响,叫*便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叫到大。

被叫过*的孩子,有人毫无感觉,也有人会对叫*这件事留下一些心理阴影。

一个朋友就回忆说,“当时我害怕极了,你们知道《太阳之子》里的黑风婆吗?给我叫*的奶奶就长那个样。我怕她把我吃了,拽着我爸的裤腿嚎啕大哭,谁劝都不好使。”

△动画片《太阳之子》里的黑风婆

叫*,不是随便叫

叫*历史悠久,《楚辞》里就有一篇《招*》。

里面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兮归来哀江南”便是非常直接的叫*描写,证明了当时的楚地风俗是在春天进行招*。

不过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就可以叫*,最常见的是直系亲人比如奶奶、爷爷,还有的是职业叫*人。

因为叫*虽然听起来简单,其实有着一整套仪式,需要相当高的“技术修养”,他们需要牢记叫*时间,选择叫*地点,准备各种*引,更要牢记*辞。

或许你也曾见过或听过,哪个村里的谁谁谁,在某一天“开窍”之后,就突然通了神灵,变成了某个神在人间的话事人,谁家有个小病小痛,找ta一准能行。

在今天的一些地方,还有人风雨无阻地出来摆摊“叫*”。

有的地方,还会有专门的算命卜卦的村庄。

比如甘肃就有一个名为薛家湾的“算命村”,这里全村家家都会算卦,以占卜、看手相、面相为生,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

叫*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是各地的叫*仪式有些许不同。

就拿叫*的时间来说吧,在江苏北部一些城市,叫*的时间被严苛控制在晚上11点半到12点间举行。

传言若是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不能保证叫来的是什么东西了……

但是在山西原平一带,叫*的时间则优选午时,正午12点最好。

据说选择这个时间叫*是因为此时阳气最盛,也最容易叫来孩子的*魄。

更重要的是,阳气还能为孩子们壮胆。

有的选择在睡前,在孩子的床头叫,而有的则是在凌晨4点,有时叫一次不够,需要连叫好几天。

除此之外,各地叫*时的地点也各不相同。

浙江地区的叫*普遍选在路口,相传这是因为路口是迎来送往之地,请*容易,送*也容易。

△来源:中新网

华北部分地区则是选择家里,叫*时打开房门,父母还要一唱一和,一般是妈妈先喊:“XXX(孩子的名字)回来吧。”跟着爸爸应和:“XXX,回来啦。”然后关紧房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的*留下来。

另外,各地叫*的*引也各不相同。

在上海、昆山等地,为孩子叫*需要一张写着孩子生辰八字的红纸为引。

孩子的妈妈或奶奶会将红纸置于灶台,然后放上一碗水,左右燃香,如此才算做好了*引。

有的地方是在碗里放上大米和红布,然后放到小孩睡觉的床下方,据说叫*几天后,会看到米减少。

道具可以是常见的红桶、汤勺、筷子,总之都是家里触手可及的东西。

△立筷子是常见的叫*仪式之一,据说叫到作祟的**后,筷子会立起来

南京地区叫*的*引则是孩子的衣服。

通常先由父母牵着孩子到其丢*处,然后妈妈一边轻声呼唤:“XXX(孩子的名字),回来吧。”一边缓慢挥手,而后爸爸拿孩子的衣服在空中象征性地一裹,接着夹在腋下,顺势喊道:“XXX(孩子的名字),回来了。”

如此这般,便认为孩子的灵*已经复体。

陕西洋县人的叫**引则是鸡蛋。

旧时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洋县人一家老小会在十字路口堆起柴火,焚香祷告、虔诚祈愿。

随后把提前用报纸或荷叶包裹浸湿过的鸡蛋,放入火堆里烤,每个鸡蛋上还有每个人的名字。

大约一小时后,鸡蛋被烧熟,老人按照鸡蛋上的名字分配给家人。

给孩子的鸡蛋需要小孩自己手捧着,一直念着自己的名字直到进家门,并且要小心辨认上面是否有特殊印记,有的话就表示孩子曾经受到过惊吓,此时老人定要将孩子拉入怀中,口里不停地呼唤孩子的乳名,让“*”回家。

叫*,凭啥这么神

或许你也注意到了,网上关于叫*的故事,大部分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也不知道为啥,就神奇般地好了。

原本哭闹不停的孩子就此酣然入睡,发高烧的也就此奇迹般地好了。

原本脾气秉性大变的孩子也恢复了往常。

最后大家总会总结一句:“人还是要有所敬畏,有些东西不可不信。”

在中国反邪教公号发起的投票里,近3万人对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50%的人表示说不明白,但感觉叫*有用,还有31%的人认为叫*是一种古代总结出来的心理治疗手段。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叫*更像是心理疗法。

因为叫*的主要对象是孩子,“吓掉*”的本质是受到惊吓后进入应激状态,引起食欲不振、紧张不安、发烧腹泻等症状。

有人认为,诸如发烧之类的小病痛其实会自愈,“叫*”更多的起到的是安抚的作用,让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得到了安全保障,解除了心理障碍后,也就恢复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叫*是“以*攻*”。

比如孩子因为受到惊吓而持续低烧,再吓上一吓,就能转移注意力,忘却最初的惊吓。

实际上,叫*在社会学研究里被称为“仪式治疗”,普遍认为它起到的是心理暗示和安慰剂的作用。

毕竟很多案例里,叫*也配合着现代医学的打针吃药,而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寄托和精神支柱,缓解了焦虑,这也是它被认为有效的原因之一。

此前在媒体报道里,有医生就提醒过:儿童哭夜更明智的选择是找专业的医生,别因为迷信耽误了病情。

叫*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朴素的解释,倒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民间习俗。

不过大家看看就好,可千万别随便尝试。

参考文献:

[1]刘佳颖.西平县叫*习俗文化研究[J].特立学刊,(01):55-59.

[2]韩培培.江北人日常生活中的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3]王国旭,胡亮节.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民间叫*文化[J].华夏文化,(03):51-54.

[4]王国旭,胡亮节.乌蒙山区的叫*仪式管窥[J].寻根,(03):-.

[5]朱凌飞,和芳.治疗仪式与文化表演——对白岩傈僳族“叫*”的人类学阐释[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02):58-64.

[6]熊良智.招*礼俗与《招*》主题、体式的生成[J].文艺研究,(11):47-54.

本文转载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秘术祖传叫魂,到底有多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