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童体《妈妈日记》·第篇
作者
辛宝儿设计
泽泽
编辑排版
辛宝儿
nono45天的时候,因肺炎住院。我还记得把嚎啕大哭的他,扒光按在冰冷的钢板上拍胸片时,我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接下来我亲手把他送进一个监牢般的婴儿房,被迫和他分离10天。每天只能隔着玻璃远远望着他,有时能听到他绝望的哭声。当我抱着襁褓里的他,看着这么小的一个躯体眼神呆滞,头上埋着针,鼻里下着胃管时……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糟糕的妈妈。肺炎痊愈了?不,这只是个开始
nono出院后,我紧张到有点儿医院送。最夸张的一次是nono有了点儿小鼻涕,温度37.2。我竟然给他贴了退热贴,并且挂了个医院,可能大夫也觉得我脑残。在我粗浅的认知里,生病了,痊愈了,这件事就该翻篇了。很多朋友跟我说,孩子生病一次,免疫力就提升一次,我也是这样安慰自己。以至于他从4个月起,长严重的干疹,全身抓到溃破,整夜无法入睡,还有白天只能抱睡,动不动就嚎啕大哭,我一直找不到原因。尤其他的干性湿疹,去医院问不出所以然,无非开一堆药膏,验过敏源。当时日日夜夜往nono身上涂药膏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后来接触中医育儿才知道,抗生素是十分寒凉的东西,nono当时输液严重伤了脾胃。像“生一次病,免疫力提升一次”,其实是类似宝宝大一些,发个烧然后自愈的状况,而且前提是要正确处理病症,才会提升免疫力。不然,错误的治疗,只能让孩子体质越来越糟。过度喂养,宝宝的脾胃彻底“垮”了
nono出院后,经过精心照顾,湿疹渐渐好转,身体也胖嘟嘟的。我庆幸nono终于好带些了。然而,加辅食后,我又掉坑里了。过程不赘述了,就是在我极度怕他营养不够的背景下,孩子被过度喂养,在8个月时,因为积食,造成了严重的腹泻。去医院,开了好多的药,每天都是各种药往孩子嘴里灌。也是这一次,nono的脾胃彻底伤了,从原来胖嘟嘟的小肉球,变成了一个皮包骨的小猴子。那时我也浏览了一些中医育儿知识,大概知道这是脾虚造成的,但恢复脾胃却是持久战。看了很多案例,里面很多家长包括我亲妈都是这个逻辑:不长肉就要补。其实这是一个死循环:过度喂养(也包括营养过剩,脾胃无法运化)——伤脾胃——不长个不长肉——进补——伤脾胃+1——不长个不长肉——继续补——伤脾+2……其实只要脾胃运化好,一顿简单的饭都能吸收不少营养,食物可以很好地转化为气血津液。反之,再多的食物也是垃圾,反而需要更多气血去消化,为脾胃造成负担。另外,脾胃不好时,正气也会不足,外邪易侵。所以那些动不动就感冒,咳嗽拖拖拉拉,容易过敏,反复湿疹,有鼻炎的娃,几乎都有个虚寒的脾胃。回忆这半年多的时间,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最正常的吃饭和睡觉,对nono而言却是个很艰巨的任务。我也身心俱疲,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改变孩子身体状况,靠父母正确的的养育理念
不久前共童体社群唯一一位男性汤姆叔叔,竟然和我们这四百多位妈妈们推荐《牛妈古法育儿启蒙》这本书。那会儿我碰巧刚刚读完。大概是去年12月中旬,我在妈妈不烦北京线下结识了牛妈,当下就决定要认真学习中医育儿。在此特别感谢好朋友清兰,因为她学过牛妈的儿推课程,常给我讲怎么养护孩子,教我给孩子推脾经,还送了我《牛妈古法育儿启蒙》这本书。我和清兰有同样的心酸经历,她的宝宝出生三天后因*疸,被迫母婴隔离7天。宝宝被蒙住双眼接受蓝光治疗,每天接受着各种针管抽血,检查*胆值。在这个期间朋友给她推荐了《牛妈的古法育儿》,清兰花了一个晚上读完,发现书中有明确的理论和应对方法。第二天她不顾家人反对,医院接出来,回家给孩子滚鸡蛋,热敷红豆包,晒太阳,一波操作后,不到两天的时间孩子的*胆值就降下来了。医院的过度治疗,伤及到了脾胃,后来吃一点东西就积食,大便干燥,发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问题,再次让她应接不暇。于是果断报了牛妈的儿推课程,边养娃,边学习,边实践,现在孩子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壮,从此便踏上了中医育儿之路。书中牛妈说:改变孩子的身体状况,靠的不是药、不是医生,而是父母正确的养育观念。因为疾病只是日常生活的错误累计到一定程度后,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是孩子、父母甚至家族状态的综合体现。其实我们并不缺乏方法,不缺乏信息,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专家和育儿书籍。我们缺乏的是对于生命的认识、健康的认识、疾病的认识,以及取舍信息的智慧。至此,我终于知道了我入坑背后的“光荣使命”——帮更多妈妈避坑。有缘分的话,那就把古法育儿的智慧传播给更多人。正在备孕,或者处于孕中的准妈妈,如果阅读这本书,那未来育儿道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已经有宝宝的妈妈,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调整育儿方式,让孩子成长的道路更加顺遂。写在最后
之前总说当妈都不怕,还怕啥?真怕,怕孩子生病。娃娃有点儿毛病,父母身心憔悴。在养娃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深深体会到: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没有之一。二、最好的药房是厨房。小孩子的病其实很单纯,小儿体质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易受寒、心胃多热,肠易积滞。所以生病概率最大的就是积食和外感风寒。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饮食、睡眠、身体反应等最先出现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观察到。如果父母懂一些中医知识,孩子很多病症就能在第一时间被平复掉。经历了养娃的曲折,我深深意识到平常学习的重要性,妈妈这份职业,我愿意拿出敬业的态度来上岗。最后也希望每个妈妈通过学习,都可以在孩子出现状况时淡定处理,用正确的育儿理念,用中国古法育儿的智慧,守护孩子健康成长。辛宝儿,爱好素食、中医、瑜伽,时不时抽风学点儿新技能,让自己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又牛了。坚信生儿育女,应该成为女性的助力,而非牵绊。红尘滚滚,既要文艺生活,也要正经挣钱;既是nono妈,更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