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重,湿度增高,是典型*梅天气候,感冒的孩子较多。经常有家长问,“微博上说孩子感冒喝葱白水发汗就能治好,是不是真的?”其实,中医常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别,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不同,葱白水主要对风寒感冒有用,而现在的天气,得暑湿感冒的孩子最多。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哪型?最可靠的还是请专业人员判断,不过,也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区分。
风寒感冒:多因受凉或受风寒引起,如洗澡、游泳后着凉等,常见症状为手脚冰凉,怕冷,面色苍白,发热但温度不高,出汗不多或不出汗,舌苔白,喉咙不红或微红等。风寒感冒的孩子可以喝点葱豉汤(葱白+豆豉)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江南地区孩子多数是这类型,感受风热引起,俗称“热伤风”,小孩风寒感冒一两天后也常会转为风热。症状为发热较高、喉咙充血,扁桃体肿大,舌苔薄*,有汗等。治疗应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可吃些清开灵冲剂或胶囊。
暑湿感冒:这是如今最多见的感冒。过早开空调、用竹席。症状为四肢困倦,头痛,胃口差,发热多汗,舌苔白滑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胶囊就针对于此。
如果新生儿感冒后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影响喂奶,睡眠也不安宁,可能着凉了。一般不主张用药治疗。可用“葱豉汤”,用葱白(新鲜)三个,拍碎,豆豉10g,用母乳或牛乳煎汁喂,每天4次,每次20毫升,连用两三天。同时要注意保暖,鼻涕堵塞时可用消*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鼻腔,慎用滴鼻液。
烧“抽筋”先按四穴位
小儿感冒时由于体温骤升,容易发生惊厥,这种情况中医称为“感冒夹惊”,多见于1~3周岁的小儿。
孩子惊厥,应先让他及时苏醒。惊厥时间越长,脑缺氧越久,越容易留下后遗症。常见的后遗症就是癫痫。孩子惊厥后家长可依次指掐几个穴位,如人中穴(鼻唇沟上三分之一处)、中冲穴(两中指的指尖中心)、合谷穴(虎口处)、涌泉穴(足心处)。一般掐1~2分钟后就会苏醒,医院。
益帮:为从事孩子相关事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宣传、传播的公益平台,倡导大家发扬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一帮十,十帮百,真心相爱,真诚相待。桂林益帮互助社群:,欢迎大爱人士共同参与和分享!免费公益知识普及:小儿推拿公益妈妈班,每月24日—28日开班,每次限10人,欢迎拨打-/-预约。其他公益妈妈学堂请为什么每次感冒流行的时候,有的孩子患病了,有的孩子却安然无恙?其实,这与孩子身体里的正气相关。正气足的孩子,即时被冷风吹到了,他的身体也能很快调整过来;可有的孩子,正气不足,经冷风一吹,很容易就感冒了。所以正气不足才是感冒的关键,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足了,孩子是很难患上感冒的。
那么,正气到底从何而来呢?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孩子出生以后,脾胃的健康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脾胃吸收的食物的精微物资。因此,对孩子来说,“正气不足”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脾胃之气不足”对应。
当今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患腺体肥大、鼻炎、鼻窦炎的孩子越来越多。当孩子闭不上嘴、白天、晚上睡觉打呼、有的甚至连呼吸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亲爱的的家长们有没有反思过,是谁造成这一切的呢?
究其原因都会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错误喂养(喜吃肉食或者高蛋白食物,晚餐猛吃无节制,大量水果酸奶零食等)
●二是过度治疗(生病经常服用抗生素或者大量苦寒中药单纯压制症状,久而久之,脾胃虚寒,开始不能正常工作,气血不足,孩子的身体开启了损伤模式,进行了恶性循环。)
?错误喂养导致孩子肺胃积热向上熏蒸扁桃体、腺样体导致过度增生形成肥大,过度医疗损伤脾肾导致气体郁滞,痰湿郁积肺中,脾胃不运化更易积热。
最好的爱,不是给孩子吃最好的食物,用最好的药,穿更好的衣服。而是张弛有度,保持三分饥与寒。
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呢?
1、请饿一饿你的孩子,也是给脾胃放个假,这也算是一种食疗方式。适度的饥饿感,有助孩子长高。
2、晒太阳,多晒晒后背!照顾好膀胱经和督脉(肾于膀胱相表里),脾胃也会变强大。
饭桌不责骂,不逼吃,哭闹时勿进食。
3、少吃重口味、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多食温暖、易消化的食物,滋养脾胃。
4、脾胃属土,多在土地上玩耍也是健脾的能量场。
5、常吃五谷食物。饮食均衡,运动量充足,孩子少积食,更健康!
6、养脾胃,犹如读书修行,日积月累,方有成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