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经常有家长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孩子怎么一上幼儿园,隔段时间就会发烧一次。而某某孩子就从来都不生病。此时,大家都会说是由于孩子免疫力差造成的,那么问题来了,同在一个教室,吃的喝的都相差不多,为什么单单你的孩子免疫力差呢?或者孩子的免疫力是从何时开始偷偷降低的。这次我们就围绕“发烧的原理”和“免疫力的存与失”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中医关于发烧,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是“冬伤于寒,春夏必温病”。大意是冬季身体感受寒气,由于当时误治或者失治,使寒气隐藏到人体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寒气变化成热气,(相当于你放一块馒头在厨房里,过短时间会就发霉的道理一样,人身体内部的寒气,如果没有发散出去,也会发生变化,由寒变温),而到了春、夏季节交替时,伴随着春季万物生发的特点,体内的热气也向外发出,从而出现发烧的现象。中医把这种发热称为伏气温病。
另一个原因是“冬不藏精,春夏必病温”,意思是由于冬季身体里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使免得疫力降低。春季气候变暖,自然界中细菌、病*异常活跃,由于身体缺乏免疫力,此时一旦接触病*、细菌就会引起发烧,产生疾病,这种原因导致的发烧现在占主流,现在家里孩子少,特别是城市里,大多都是两代人养一个孩子,生怕孩子穿不暖、吃不饱,照顾的无微不至。吃饱、穿暖本来没有问题,但是过饱、过暖反而会造成身体营养不足。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冬季身体营养的泄露。现在北方城市里几乎都有暖气,冬季人体长期处在过暖的环境里,身体内部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汗液从身体渗泄出去。
另一方面是冬季身体营养的无法正常吸收。长期过度饮食,增加脾胃负担,造成脾虚,使得摄入身体的营养无法正常吸收。
此外,长期过度治疗也可以造成免疫力低下。现在好多家长不明白发烧的原理,一看到孩子发烧就惊恐万分,不分辨轻重缓急,过用药物去退热,医院,也是流程化治疗。比如发热一般都采取验血,抗菌素,抗病*,甚至有的会打针、输液,或者开一些抗病*的中成药,疾病暂时得以控制。过段时间后,因为气候变化又发烧,医院又是流程化治疗,而始终不反思孩子经常发烧的根源所在。如果孩子反复发烧,又长期服用抗菌药,抗病*药物必然又会影响孩子脾胃功能,而脾胃虚弱又造成身体营养无法正常吸收,身体无营养供应,免疫系统肯定会受影响。使孩子的身体始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系统里,无法自拔。如果身体没有营养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没有好的武器装备来抵御外国的侵略。
总之,反复发烧的根源还是在于免疫力的缺失上。如果免疫力正常,则不会发烧,正如《内经》里面讲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明确,“你的孩子免疫力是如何慢慢落后同龄人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呢?根据以上原因,作出两大治疗原则。一是强健脾胃,促进身体吸收营养。一是避免过度治疗,过度饮食,给我们的脾胃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期我们就针对提高免疫力的具体方法作出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