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华研读医籍
年,张老调至医院中医科工作,继续奋斗在临床一线,当时当地,民众会集张门,自发相送,依依惜别。而每年春夏之际,李老夫妇也总会抽出时间回到家乡,为家乡记挂着他们的患者精心医治,造福乡里。可以说,在李老的各项成就中,均离不开张老的支持、参与和心血付出。就临床诊疗方面而言,张老的经验与心得,较李老不仅不逊色,且对于急性伤寒、妇科疾病、消化系疾病、癫狂症等,张老有着自身的独到体会,临证经验尤为丰富,掌握了一系列临床久经验证的有效方药。李济仁、张舜华夫妇育有4子女。长年含辛茹苦,把子女们一个个抚养长大,又一个个送出去读书。如今儿孙绕膝,子女们也均日新其学,学有所成。如今两代人中,“五子三博士,两代七教授”。有人以一幅古联,稍加整饰,正成了二老晚年心境的写照:“三博后两学士堪称五子登科,七教授八大夫乃是一帖传人”。03国医大师郭子光与冯显逊“她是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完美女性,更是我事业成功的后盾,我不可能没有她,没有她也就没有我了!!!”国医大师郭子光生前所写情书
郭老是重庆荣昌县人,虽是中医世家,但家中并不富裕;妻子冯显逊则是成都书香门第的女儿。二人的爱情发生在成都中医学院,当时郭老提前毕业在学校担任助教,有一门课程没有来得及听,老师就告诉他,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做事认真,笔记写得一丝不苟,建议他去借这位女同学的笔记来看,这个女同学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冯显逊冯老。回忆起初见面时,郭老形容,“那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这对伉俪志同道合,他们喜欢一起做饭、看书,特别喜欢讨论,郭老写书时碰到什么问题,都跟妻子讨论。郭老的每一份书稿,要交给出版社前的最后一个版本,都是妻子手抄出来的。早年,冯老被分配到什邡工作,夫妻俩见面只能依靠长途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郭老常常会拿热水瓶装着一瓶的鸡蛋去看望妻子。年后,冯老因脊椎问题长期卧床,郭老有时间便会陪在妻子身边。为了配合妻子早睡,他连坚持了几十年的睡前看书习惯也放弃了。冯老生病多年,无法外出吃饭,郭老每次外出吃饭,都会记得打包夫人爱吃的点心。国医大师郭子光与爱妻冯显逊
每次请郭老出席仪式、参加讲座,一到中午点,他就会急着朝家赶,饭都不吃。记得有一次,都江堰有一个论坛请郭老去作讲座,郭老不愿意住安排的宾馆,还要求当天下午第一个演讲,好早点赶回家。当然,除了在中医药事业上携手并进、建树非凡的杏林伉俪外,医林中也不乏虽不识中医医理或中药药性,却在全力支持矢志岐*的爱人的深明大义之伴侣,正所谓“我嫁给中医,你嫁给了我”。04国医大师何任与陆景涛何老和爱人陆景涛,相识于战乱时期,一位是出身于中医世家的年轻医生,一位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家闺秀,两人结为伉俪后,风雨70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年,何老刚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就到了浙江永康县的盐务局医务室实习,后又到了龙泉。彼时鼠疫流行,疫情转移到龙泉,刚刚出道的何老凭借治疗鼠疫挽救了很多鼠疫病人的性命,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这个不满20岁的小先生崇敬有加。经此一役,何老成了名人,盐务局的一位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位对象,这位女生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陆景涛,小他4岁,当时也在龙泉上学。望之削肩细颈,眉如弯月,是一位名门望族的闺秀,望着陆景涛一张绝美的面庞,20岁的何老几乎呆了,他心旌不住摇曳,一颗心几乎涌到嗓子。首先开口的是陆老:“听说您是这里的神医,我想跟您学学怎么给人诊病,请问您能教我吗?”一连三个您字,优雅如一阵春风拂柳。“可以,可以,欢迎……欢迎你!”何老缓过神来回答。就这样,两人开始正式接触,爱情的藤蔓在这片山城中疯狂滋长,他挽着她滑腻温软的手在武夷*昏的山径上教她认药,她慧心兰质,口中随处翻涌唐宋诗人的佳句应和。杭州是一个天堂般的城市,但身为医生的何老,却注意到了这个城市的另一个角落:贫苦的挑粪工,他们做着城市最累的活,拿着天下最少的钱,肌肤被熏得散发着臭味,疾病累累,但他们却几乎不会找有名气的医生看。这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何老心中酝酿着,他想培养一大批,专门为底层人民看病的医生,收费要低,疗效要好,穷人有了病可以找他们。就这样,年何老创办了浙江第一家中医函授社,所谓函授,就是通过信函教学、答疑,不用实体学校办公的场所,仅仅就是何任家的小小客厅,主要工作就是撰写讲义内容并邮寄,所有的工作人员,就只有何老夫妇二人。何老白天在诊所上班,晚上回来后编写讲义,经常写到一两点,妻子当时大学还没毕业,晚上放学后就在一旁刻蜡纸、油印,还要将收信人的名字地址写好,25瓦的灯泡下,他称她“陆参谋”,她称他“何司令”……妻子陆景涛身体不好,何老总是照顾得很细心。为了让妻子好好养病,他主动搬到了朝北的小房间,把朝南的大房间让给妻子;妻子有段时间吞咽有困难,吃东西不方便,他就亲自喂饭,还用小剪刀把妻子最爱吃的酱鸭剪成小块,并一口口喂给她。晚年,何老自己也患上多种疾病,妻子患上慢性病。何老给爱人用药,几乎每周要把药方调一调,一次,刚刚调好的药方已交给大女儿去配药,半路上何老“看到你妈妈脚有些肿,药里再加一味冬瓜皮吧。”细心如此,可见一斑。两位老人,相伴70多年,至深的感情沉淀在岁月中。这种真挚的感情,渗透在家庭中,大家庭中的子女、孙辈,皆是家庭和睦,相敬如宾。中医界的神仙眷侣还有很多,有人说,好的爱情是彼此成就的,如果你在一分领域有可堪赞叹的成就,那一定有一个人在背后默默付出,为你扫清荆棘,让你心无旁骛!文章转载自:铁杆e讯“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