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咳嗽、发热
大多数情况下
家长会认为孩子感冒了
很少有人想到是气管进了异物
阜阳1岁10个月的乔宝宝
最近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
2天后情况不见好转
医院
县医院的胸片诊断显示乔宝宝是右下肺炎。治疗无效后,乔宝医院儿科。入院后,医生进一步完善胸部CT,诊断提示,乔宝宝两肺都出现了炎症,右肺明显伴局部实变,同时炎症指标高CRPmg/L。
主治医师潘威介绍,考虑到小宝宝肺部病变严重,单纯输液及雾化治疗效果差,与家属沟通后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宝宝右侧气管中间段有一个异物,同时肺部有较多分泌物,并且气管长出了肉芽。
(网络图)
把异物取出后,医生又进行气管镜灌洗,很快宝宝的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检查结束,医生把异物拿给宝宝的家属查看,看到异物时家属感到很震惊,只见异物比花生仁还要大,但由于被腐蚀,根本分不清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异物是何时呛入孩子气管中的。“从腐蚀情况看,异物进入孩子的气管中应该有一段时间了。”潘威说。
经气管镜灌洗配合输液、雾化治疗后,乔宝宝咳喘症状明显减轻,肺部CT显示孩子状况好转。住院8天后,乔宝宝顺利恢复健康。
潘威介绍:
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一般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但如果家长未目击孩子异物吸入后的呛咳史,且随后症状又相对较轻,直到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才就医,很容易被误诊。
因此,对于婴幼儿反复肺部感染、有呼吸道阻塞间接征象,治疗困难病例应高度警惕气管异物的可能。
因为误吞或误吸异物
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
几乎每年都有
一旦发生
宝宝就像走了一回*门关
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预防宝宝吸入异物,怎么做呢
家长们真的该长点心,不要等意外发生再后悔,首先是警钟长鸣、做好预防。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预防措施。做好这些,就能极大程度降低宝宝吞入异物的可能性。
?不要给四岁以下的宝宝吃坚硬、光滑,并且需要彻底咀嚼的食物。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充分地咀嚼食物,坚果、硬糖、圆球巧克力、脆脆的大块食物都有一定隐患,给孩子吃的时候最好先切成直径不超过1厘米小块或捣碎。
?当孩子吃饭时,不要让孩子嬉笑玩闹。坐在餐椅上进食、不要边吃边玩,这不仅是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也能降低异物呛咳的危险。
?保证孩子触手可及之处,不要有那些容易引起窒息的小玩意儿(如安全别针、硬币、磁铁、纽扣电池、笔帽等)。给孩子准备的小玩具,先要仔细查看是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无论在自己家还是去别人家做客,葡萄、坚果这些东西都要多留个心眼,替孩子把把关。
万一孩子误吞了怎么办?
如果颗粒很小,孩子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碍。因为物体可以顺利地通过食道,到达肠道,最后排出。这个时候家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