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室内外温差越来越大,感冒发烧似乎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而关于发烧的传言有许多,其中家长最担心的一条就是“发烧可能会烧坏大脑”,于是当孩子一出现发烧的症状时,家长就焦虑的想立马给孩子退烧。于是温水擦身,酒精擦身,冰敷,绿豆汤,退烧药齐上阵,甚至有的医院打一针,因为觉得这样烧退的快。
实际上,盲目降温,危害更大。每年都有很多孩子,都会因为各种偏方,或是药物过敏过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么,发烧究竟会不会伤到大脑,今天我来详细讲解一下。
孩子正常的体温因年龄、活动量、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而有所不同。婴儿的体温要比稍大一些的幼儿高一些,而且孩子通常在午后到傍晚这个时间段体温最高,午夜到清晨这个时间段体温最低。一般体温超过38度,我们会确定孩子就是发烧了。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事实上,发烧这种症状对人体来说是有益处的。发热可以刺激身体某些防御机制,例如白细胞,它们可以攻击并摧毁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积极行为。当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时,我们可以先观察,如果孩子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状况,不必着急着降温。
既然发烧只是一种症状,那么发烧自然是不会危害大脑的。但是又有人说了“某某某孩子就是因为发烧变傻的。”那是因为有些颅内的感染,比如化脓性脑膜炎会引起发烧,也可以引起脑组织的损伤,留下后遗症。这是感染引起的,并非发烧。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损伤大脑,捂热综合征。很多老经验是发烧要捂着,悟出一身汗,烧就退了,这样是最危险的行为,尤其对年幼的孩子。本来体温就高,还不尽快减少衣物散热,身上的热量无处散发,当体温越捂越高超过41度时,就会产生捂热综合征,极易损伤大脑。所以发烧后,散热是关键。
那么孩子发烧以后,大人应该怎么做呢?
一、孩子感觉冷时可以加衣物,但是感觉热时必须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不可以捂。
二、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可以服用退烧药。当然主要看孩子状态,如果没到38.5度,但是孩子很不舒服,也可以服药,超过38.5度,孩子没有感觉特别难受,可以继续观察。
三、体温升高会带走大量水分,勤补水。
四、三个月之内的孩子发烧,医院立即就医。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烧时伴有头痛、抽搐、呕吐、出疹或有淤斑等症状时,医院检查。总之,不要过于焦虑,医院打针,也不要过于盲目自信,有任何自己没底的情况,医院。
五、不建议物理降温,如频繁洗澡,酒精擦身等,不仅折腾孩子,还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六、对孩子相对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只有两种,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而且不能给频繁呕吐腹泻脱水的孩子用,容易产生肾损害。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三个月以上的孩子。两种药严格按照剂量和间隔时间服用,不可交替使用。
面对孩子生病,家长都会产生焦虑,但是在焦虑的同时要保持清醒。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将孩子保护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