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很多宝宝日常会出现的病症,尤其是从出生六个月之后的宝宝都会面临这个过程。这是我们常说的,婴儿从母体中的携带的抗体从六个月后开始消退。所以6个月后是宝宝患病的一个集中期。
我家大宝第一次发烧是在6个月的时候,二宝是5个月,虽然这种“抗体”的说法待商榷,但事实是6个月左右和6个月以后的宝宝生病的概率都偏高,所以需要我们更加注意。
如果你稍微用心些,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其实提前会有一些小征兆,我们一定要开始留心。我家二宝5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发烧时,晚上特别“乖”,“老实”的和平时就是不一样,而且吃奶次数变少,吃奶状态不佳。
后面我反思了一下:二宝第一次发烧主要原因在于我的粗心大意。因为姐姐先发烧,我的没有把他俩隔离开,以为二宝体抗力很好,导致被传染。所以,家里如果有人感冒或者发烧,一定要给宝宝隔离开,不要近距离接触避免传染。
二宝第二次发烧,是洗完澡回来,奶奶没有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以为天暖和,但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洗完澡没一会就抱出来回家了。最后感冒发烧,后来由于咳嗽喘的厉害,后面导致演变成毛细支气管炎住院六天。现在想想还特别心疼。冲动是魔鬼,粗心大意也是。
第一次生病住院,毛细支气管炎,喘。日常为了避免孩子发烧情况发生,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日常家里常通风,尤其现在冬季,室内温度偏高,我们多是门窗紧闭,不通风的状态,实际这样一天下来,不管是空气质量还是空间环境都特别不佳,所以,每天一定要坚持通风;
二,家里有感冒发烧的儿童或者成年人,都一定记得跟婴幼儿隔离开,婴幼儿的抵抗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避开传染源,尤其是感冒人员接触过的用品等;
三,由于婴儿年龄小,抵抗力弱,日常在洗澡后一定注意保暖,去宝宝店洗完澡后,不要着急回家,待宝宝全身没有汗珠,头发不再湿答答后再考虑回家;
四,婴幼儿的日常护理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日常多观察孩子的状态,其实,你仔细想一下,婴儿特别好照看,哭的原因莫过于饿了、渴了、拉了、尿了或者身体不舒服。一般情况下,他(她)们都是特别乖。所以,当孩子出现不佳状态时,一定要留心观察;
五,当孩子已经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不知所措。因为孩子发烧是成长过程中最正常的遇到的问题,一定别慌张。给孩子确定好体温后,先给宝宝实行物理降温,可以采取退烧贴和温水毛巾擦身的方式,忌用酒精擦身;
六,不要盲目去带孩子去小推拿所推拿,推拿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治疗方式,也有很多治疗成功的案例。但是,建医院检查一下具体原因,因为发烧引起的原因会有很多种,风热还是风寒,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都需要先做出判断再对症下药。如果不想吃西药,想采取中医疗法,医院正规的中医门诊或者正规诊所进行就诊。避免小诊所不合规,另外再有其他传染源交叉传染;
七,医院就诊时,注意带好口罩以及其他防护措施,医院也是较为密集的人流群,为避免交叉传染,做好防护措施;
八,孩子生病后,有些家长心比较大在家里喝喝水、吃吃药就好了。但是我仍是建医院正确就诊。因为很多小儿最初的感冒会引起咳嗽然后发烧,严重会出现喘,到后面毛细支气管炎等。所以,提前了解孩子的病症,是正确的选择,不要盲目用药。
每天给宝贝适量喝水另外,为了让宝贝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做好母乳喂养很重要,另外,水还是要给宝贝喝,虽然很多观点是母乳的宝贝不需要喝白开水,我个人还是建议给宝贝适量每天喝水。
天气不冷的时候,可以适当带宝贝去人流不是很多的地方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室外时间不用过长。
再一个就是发烧是会有反复的过程,最起码也要3-5天,会有烧起、烧退反反复复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宝妈宝爸们不要焦虑。也不要孩子烧到38.5以上就忍不住想去给孩子打针,先吃药看看,沉下心,给宝贝按时吃药、喝水、擦身,多仔细上心一些。我家大宝四岁多才打了第一针,因为是细菌性的发烧,而且反复40度退不去。二宝打针是因为喘的厉害,没办法正常睡觉,而且年龄小。有些时候,我们仔细一点真的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当然,你也要保持好心态,因为发烧并不全是坏事,因为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体内的白细胞吞噬和杀菌作用会随之增强,同时肝脏的解毒能力也有一定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能力随发烧过程的出现会有增强。在孩子发烧时候,我们也要相信宝贝很快就会好起来,这个好心态同样很重要。
养孩子不是个容易活,需要大胆又心细。
愿我们的宝贝健康快乐成长。
姐姐笑的好嗨皮二宝笑的好腼腆呵呵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