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半夜发烧,那真是心力交瘁啊~
在很多次发烧后,妈妈也逐渐找到一些退烧的“小窍门”,一番折腾后宝宝的烧基本也就退了。
当然,虽然烧已经退了,但是有些方法不科学或者使用的不恰当,也会有大麻烦。
这些退烧方式早就被医学拉黑了,别再给宝宝用了:
前段时间,小静家的宝宝半夜十一点多的时候突然发高烧,体温上升到39摄氏度。小静平时在宝妈群里学习到不少的育儿经验,就用了比较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酒精降温!
然而在经过酒精的降温治疗后,宝宝体温没降反而还持续上升。急得小静最后是打车到急诊,跟医生交代了宝宝病情经过后,医生表示用酒精降温后果很严重。
原来,酒精降温治疗法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起来降温的作用,可若是宝宝发烧度数很高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宝宝体内的毛细血管收缩,以至于身体热量继续升高。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宝宝酒精中毒。
常见的降温误区:
1.冰袋降温
很对家长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冰袋能散掉宝宝身体的热量,从而帮助宝宝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让宝宝退烧,反而会导致宝宝烧得更厉害。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不了解病因的情况下,盲目地给宝宝使用冰袋降温,会让宝宝极易受凉,加重病情,宝宝会更加不舒服。
2.捂汗降温
老人常讲:发烧多捂点汗就好了,期望热量能随着汗液的排出而散掉。
但是捂汗降温仅对于风寒感冒有作用,宝宝一旦不是风寒引起的感冒的话,就很容易引起宝宝大脑缺氧,甚至出现代谢中毒的现象。
3.乱用退烧药品
宝宝发烧,妈妈一般情况下会给宝宝使用退热贴或者退烧药。退烧药的选择和计量上都不是很好掌控,搞不好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但是如果情况比较紧急,妈妈也可以尝试进行。而退烧贴的原理和上面说的物理退烧方法没有区别,也不是很建议用。
那么有的妈妈就要问了,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孩子发烧难医院排长队吗?
实际上,健康的退烧方法有很多: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在幼儿护理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治疗宝宝发烧上,一些手法例如“开天门”、“推三关”、“推坎宫”以及“清肺经”等,都可以在保证不伤害宝宝的情况下帮助宝宝退烧。
补充水分:
宝宝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呼吸速度加快,体内的水分也很容易流失。家长这时候要多给宝宝补充充足的水分,这样能刺激宝宝排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毒素,有利于降温。
适当增减衣物:
在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宝宝的病因。如果因为受寒着凉,可以适当地增加衣物捂汗;
如果是因为感染病毒而发烧,就是减少宝宝的衣物并注意室内的通风了。
总而言之,宝妈不要轻易相信各种退烧偏方,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不会把问题弄得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