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已两周,春节期间的“空城”广州日渐人声鼎沸,地铁客流也再攀高峰。
据广州日报报道,2月22日,广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万人次,创工作日客运量历史新高,上次工作日最高总客运量为年8月17日万人次。多条线路客流超过万,同比上个月,2月22日地铁线网客运量比一月份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增加了13.45%。
高峰客流的出现,源于大批外来人口返穗。相关部门统计,年广州市外来人口数量达到.75万人,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元宵节前后,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陆陆续续迎来了招工旺季。比如海珠区鹭江村中大布匹市场,作为华南地区最大最著名的布匹及纺织辅料专业批发市场,制衣厂雇主与制衣工人之间正上演供需见面会。
所谓“金三银四”,年后招聘旺季的到来,也间接推高了租房市场。
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监测统计,年全市监测点的住宅租金为53.12元/㎡/月,同比上涨1.32%,租金呈现稳中微涨趋势。
在各种数据背后,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外来人口严峻的现实压力,比如工作竞争人数逐年增多、劳动力密集工作的工作时间与薪资报酬不相对等、生活物价和房屋租金上涨等问题。
如何继续留在广州?性价比比较高的城中村,成了很多来穗务工者的首选落脚之地。
今天,乐居君为大家分享广漂人在知乎上透漏的城中村租住心声。
他们有些人仍住在城中村,或者无奈吐槽糟糕的居住环境,或者苦中作乐努力向上,或者正打算离开这里;有些人曾住在城中村若干年,这里承载着他们难以忘却的奋斗青春。
“脏乱差”的广州标签是城中村贴上的吗?
图片来源:乐居君摄
小才哥坐标棠下。年年底来广州,开始住在棠东的小巷子里面。巷子很深,租金元,住2楼,基本没光,白天和晚上一个样。巷子深处垃圾到处乱扔,哪里都是潮湿和臭哄哄的味道,且因为是握手楼,白天和晚上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很不习惯,那时广州给我留下的就是脏乱差的印象。
张张张张那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居住状态吧。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去年吧:四个人挤在一个阴暗的一房一厅,白天要开灯;四个女生的衣服堆在一个1㎡不到的小阳台,阳光照不进来,整个冬天屋里都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室内比室外冷是常态,夏天闷热,冬天阴冷;四个人在不到30㎡的地方,转个身都会碰到。
带芒的谷穗城中村,除了拥挤,还是拥挤。屋里是人挤人,屋外是楼挤楼;一天到晚都有人在煮饭并伴随着各种呛鼻的味道;邻居们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哭声骂声声声入耳;衣服全靠阴干,要是回南天只能靠电吹风;各种线路交缠一起,密密麻麻,盖过小巷子细长的天空;昏暗的小巷子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湿哒哒;满身肥肉的老鼠在垃圾堆与水渠之间忙来忙去;路上总是有不明来源的水滴下来,空调水、晾衣服的水、浇花的水还有......谁知道呢?
非鱼中专出来实习,我和一个同学在龙洞合租了一间单间,最高处高一米八,潮湿、阴冷、灰暗。一下雨就淋湿的衣服和回南天永远不干然后臭掉的衣服,是现在我对它唯一的回忆。现在在大石的城中村,走去地铁要十多分钟,每天上班都要花个一个钟,觉得通勤很浪费时间,但是没钱。住在伸手楼,基本中午大家吃的是什么,都知道了;不用偷窥就能看到很多女生不穿内衣、裤子的样子;重点没信号!没信号!没信号!一开始没准备就跟马航失联一样,家人都快发布寻人启事了,后来勉强找到点信号,回了条短信……
图片来源:乐居君摄
略耶略略最特别的是每晚有个女人站在楼下,我当时真以为她每天在等谁回去,怎么会等那么久怎么每天都要等。后来朋友来看我,一句话点破我就明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明白后才开始留意,之前怎么没发现路边不只一个女人在“等人”,而是像标志物一样,几米一个……
城中村里的“小确幸”
Yvette坐标广州番禺区厦滘村。比较新兴的城中村,屋子大多干净清爽,没那么破烂不堪和脏兮兮。生活方面倒是挺便利的,楼下的路两边有各种便利店,租屋被我布置得算温馨,养了一只猫。住城中村,外面多少有些嘈杂,但是只要心不嘈杂,你还是可以享受到你想要的生活,拥有你的小天地。
匿名用户我对自己租到的房子很是感恩。7月份停电一周,房东小姐姐就买那种储电式的风扇给我们用。后来8月份下旬我发烧,发烧就要吃菜心猪肉粉(我的标配),然后问房东姐姐哪里有湿河粉卖……聊着聊着她知道我发烧,怕我下班晚没得买,便提出帮我买,感动到很想哭。总的来说,城中村最重要的是有个靠谱的房东!然后有阳光!!Lastbutnotleast,是自己的日子怎么过,好的生活取决于自己,别把城中村想的太差(像我之前一样)。
Elk陈可乐我住在番禺沙墟的城中村,租金元/月,算是握手楼,但由于我住的是顶层,光线很好。有个大的天台,平时一人吃饭在厨房,有朋友来做客就到天台吃;时不时会买些鲜花,让房间多些芬芳与生机……不管我在哪里住,我都会把房子当成自己的....因为,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
wsy新家门外有片池塘,周边绕了一圈小叶榕,坐在树下乘凉发呆,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闲暇时刻。城中村的生活还在继续中,学会苦中作乐,生活总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小丑生活不止远处的星巴克、日韩料理、西方牛排,不止眼前的烤串、麻辣烫、大排档,还有不近不远的菜市场,经济又实惠。
匿名用户刚毕业一年和男友住在番禺厦窖附近的城中村居民楼,但是是新房,装修什么的还不错。我又喜欢自己瞎捣鼓房间,还算干净整洁,距离地铁站步行七八分钟,晚上一两点下楼走几分钟,就有很多很多小吃摊、夜宵、大排档。这也是我住了一年多也不舍得走的最重要的原因……哪怕住在城中村,我们的穷日子也过的开开心心。
奋斗,逃离城中村
uides毕业后就在天河,住进棠下村,环境要比车陂南差,所以住进去之后的目标就是搬出城中村。现在第5年了,终于薪资好一点了,准备去城中村外的房子看看。
匿名用户毕业以后就一直住广州车陂城中村,一住就三年了,虽说环境不好,但是身边是一群和自己一样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生存的年轻人,想想觉得大家也都不容易。即便处在不太好的环境里,但积极向上的人都是可爱的。
城中村里的一家旧书店图片来源:乐居君摄
Yiki实习期住过。房子昏暗,隔音非常差,压抑得没有办法学习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挤地铁到怀疑人生。然后换工作后直接换成小区的房间。第一天晚上听着外面的车水马龙,终于觉得自己活过来了,终于可以重新开始生活工作了。
寻找火星人最近也开始找房子,主要是这里太小了,邻居吵吵闹闹的都能听见,房间里也没有桌子,电脑我都是买了个床上小桌,才得以能用。虽然工资也不高,但还是希望花钱住在小区里好点,好的环境才能安心学习和工作。
图片来源:乐居君摄
匿名用户在城中村搬过4次家。刚来广州那年带着梦想,一线城市会发光。在朋友的介绍下和同学合租了棠下巷子深处的单间,二楼,不见阳光。当时还没找到心仪的工作,和同学买了一个二手电视,同学天天看,我天天找工作,我记得我说过一句话给她,难道你甘心住在这里看蹦蹦跳的电视?为什么不能住在小区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大电视呢?后来,她熬不过回老家了,我找到了名企工作。年,我有了自己的房子,高层豪宅,预计年底收房。目前租住在高档小区,有落地窗和精致的开放阳台,南北通透。各位可爱的小年轻,住宿环境不好会影响人的心情和身体健康,遇到渣男及时止损,努力工作都会好起来的!
殷辉年来到广州,因为公司在学院前面那个软件园,所以,就在上社找了个房子,三年共搬了三次。今年三月彻底搬离了上社,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过去了吧。现在住在萝岗刚买的房子,一个人住着㎡,想想都觉得挺奢侈的。嗯,梦想总是要有的,你看,不就实现了么……
离开,难忘城中村
匿名用户我在城中村生活了好多年,如今我已经离开了员村,离开了广州,在另外一个城市住上了小区。但是我依然会一直怀恋我在城中村生活的那几年,我把我的青春给了广州,虽然在广州的时候广州没有住上好的房子,但是广州还是给我很多很多(当然如果住上好的房子,广州给你的东西就会少很多了)。我爱你广州,虽然你并不曾爱我。
听雨斋底观秋雨只想说,城中村的生活,并非外人心中想的那般凌乱不堪,当中绝大多数的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并且正在为之奋斗的年轻人,这里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他们永远的家。
匿名用户当年住的城中村是体育西路地铁站c出口附近。现在想起来还是噩梦,所以住了一个月就发誓再也不住城中村,坚决换了房子转租给他人,而后换了一个月租1元的天河南小区的顶楼单间,条件好了很多。住了快两年、房租也由1元涨到了元。现在想想这一段经历也是终身难忘~那种曾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无力感……
大虫年10月28日来广州工作。各种城中村都住过,顺着年的买房潮,终于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回首十年来的一切,都觉得仿佛就在昨天。广州的包容给了很多年轻人实现梦想的机会,我想外来务工的每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从城中村开始的吧。祝各位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片来源:乐居君摄
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奔赴向前,有人在城中村加薪升职,有人在城中村脱单结婚,有人在城中村生子为人父母,有人在城中村风雨穿梭赚钱养家。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之,历经沧桑的年老色衰者也有之;意气风发的未来精英有之,捶胸顿足的失意者也有之。
菜市场、水果店、配匙店、药店、沐足店、健身房、理发店、日用品店、美甲店……
麻辣烫、烧烤、甜品、奶茶、炸鸡、猪脚饭、苍蝇馆子、大排档……
共享单车、电动车、小汽车、便民顺风车……
粤语、东北话、河南话、湖南话、四川话……
形色光影的城中村,且居且行的广漂人。
你又有怎样的城中村故事呢?广州落脚第一站又是否会在城中村呢?欢迎留言与乐居君分享~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