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哭闹,一量温度,超过38度,许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惊险经验,儿科医生建议家长,家里应备妥幼儿退烧药物,适时适量用药,千万不要在短时间重复用药,以免让体温下降太多。
部分家长对于幼儿退烧药物有着错误误区,有些认为药物伤肝伤胃,或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坚持只用物理性退烧方式。
退烧需要等待!服用两次退烧药,应至少间隔六个小时
更多人则是过度用药,例如,体温超过38度的小朋友,吃了退烧药,体温降回37至38度之间,其实已经退烧,但家长却心急,担心持续发烧,小孩脑子会烧坏、变傻,而持续让小孩吃药。
有些家长则是孩子吃了退烧药30分钟后,温度仍偏高,急忙又给了另一种退烧药,重复用药,以致体温降到35度以下。
口服退烧药之后,必须一至两小时才会发挥药效,而服用两次退烧药,应至少间隔六个小时,如果短于六小时,又服用第二次,就容易引发药物中毒或副作用。
2大类常见退烧药,医生教你怎么吃才对!
常见退烧药可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各有其特色,分述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为主成分的退烧药
此类退烧药成分会经由肝脏代谢,不含阿司匹林、不伤胃,药性较温和,对于持续高烧的幼儿来说,退烧效果较差。临床显示,普通高烧患者吃了含有此成分药物,一小时内会退烧。
在用法方面,以体重来计算,每次服用体重的二分之一的CC数,例如,孩子体重10公斤,则一次服用的剂量就是5CC,最多每四个小时服用一次。
2.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
另一种常见退烧药物为布洛芬(20mg/mL),属于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NSAIDs,依照发烧高低,有不同使用方法,如发烧超过39℃以上,每次服用体重一半的CC数。如果发烧温度低于39℃以下,每次服用体重四分之一的CC数,体重10公斤,就服用2.5CC。
布洛芬(20mg/mL)类药物的退烧、止痛效果较佳,通常服用一至两小时就会退烧,最多每六小时服用一次,不过,此类药物缺点为比较伤胃。许多家长则会选择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的塞剂,一颗塞剂含有12.5mgIbuprofen,13公斤以上的孩子一次约可以使用一颗,间隔八小时,可再使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