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之事,可大可小,慎重处理!以下观点纯属个人见解,供参考。
小孩发烧应该是最让父母头疼的事,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很多父母一发现小孩发烧,便非常着急,医院。但从自身的实践来看(作者有两个小孩,一位8岁,一位3岁),应该更冷静地看待,多理解发烧的原因及物理退烧等应急措施。
一、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是人体自身的一种免疫反应,可以是理解为自我保护。身体想通过发烧,提高体温来消灭人体内的病菌。但是过高的温度会让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大脑也吃不消。高烧常让人感觉全身乏力。所以发烧了,肯定是病了。至于是什么病并不清楚。
二、发烧之后会发生的事
发烧是一种症状,而且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发烧之后会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流鼻涕、喉咙痒、咳嗽等,多半是感冒了(最常见);身上出红色的疹子,有可能是少儿急疹;有时发烧伴呕吐;有时长时期的高烧不退,或服用退烧药无效,而可能是如川崎等其他疾病(不常见)。。。。
二、小孩发烧了怎么办?
首先不能急,去分析小孩可能经历过的事,比如受凉了没,有没有吃坏肚子,以及其接触病原菌的可能,从而初步判断发烧的原因,从而减小心理的不确定感和担心程度。
第二,观测监控体温。低于38.5度的一般为中低烧,高于38.5度为高烧。如果不是高烧,则先不用过于担心,适当物理退烧处理,密切观察。高于38.5度时,应服用退烧药辅助退烧,通常一次退烧药可以维持4-6小时,请遵说明书。
第三,观察小孩状态。这一点最重要。有时小孩发烧,但能吃能喝,精神状态还好,则基本不用担心。而一旦小孩出现情绪低迷,不吃不喝,则多半已经高烧,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