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7/29 17:15:00
搜索「DrG科学育儿」WX号,回复「辅食」「发烧」「感冒」「咳嗽」「腹泻」「钙铁锌」「疫苗」「痱子」「配方奶」「手足口」「痱子」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现在去「DrG科学育儿」WX号回复「分月」还能获得按月龄的科学育儿指导哦!先来先得上次叨叨带大家扒了一些母婴店的各种补剂和检测,大家看后纷纷表示自己曾经就被套路过。还有一部分粉丝留言,表示自己常常在母婴店买一些宝宝用品,不知道安全不?留言实在太多,而且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为了能够全面解答,特意出了这篇母婴专柜常售卖,但对宝宝无益的商品合集。01水银体温计水银体温计在很多家庭中都曾被使用,是公认的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的体温计。但是,真心不建议给宝宝使用!为什么呢?水银温度计特别容易碎,破碎后水银(汞)易挥发容易被人体吸入,还可能引起急性汞中毒(尤其是有孕妇和宝宝的家庭),而且收拾起来非常困难,随便丢到下水道也会进一步污染环境。而且,破碎后的玻璃还可能扎伤宝宝。推荐大家给宝宝使用电子温度计代替,性价比高,测量准确。如果不差钱的话,选择价格稍贵的耳温枪体温计也可以。其中,耳温枪体温计仅适合6月龄以上宝宝,6月龄以内耳温(鼓膜)测量值不准确。叨叨Tips:如果家庭中用水银温度计量口温,不慎被宝宝咬碎或误吞,要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的专家团林萍萍医生特别说过:先要看宝宝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如果没破损,不作处理。如有破损,能见明显且易取出的碎片自行取出(难以取出的尤其是咽部的碎片,不可盲目自取,不自行催吐),用清水/冷盐水漱口,医院处理。如只是汞吞入消化道,由于消化道对汞很难吸收可自行排出,所以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02防侧睡枕防侧睡枕也被称为定型枕,商家宣称可防止婴儿吐奶、固定睡姿、预防偏头等。但实际上,放侧睡枕对宝宝偏头用处不大。重点是,防侧睡枕对宝宝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窒息的风险。防侧睡枕形如“U”字,宝宝的头睡在中间,两边被遮挡着。睡觉时不安稳翻身将头侧向一方,会出现吐奶情况,两旁的遮挡可能会影响枕边空气流通,堵住口鼻,呼吸不畅,造成严重后果。叨叨Tips: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健康的宝宝要尽量保持仰卧(背部平躺)。这种睡姿对小宝宝是最为安全的,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03磨牙棒当宝宝长牙时,很多家长都会给宝宝准备磨牙棒食品。但有些磨牙棒并不是宝宝最安全的磨牙食品。一些磨牙棒,硬度不够,在宝宝口水浸泡和小牙的啃食下,很容易被咬断,一不小心会出现呛咳、异物卡喉的风险。建议如果选择可食用的磨牙棒,大家先试吃下看看硬度,另外也需要在大人看护下食用。其实,还有其他磨牙产品可以选择,比如牙胶也可以缓解宝宝出牙的不适。牙胶相对磨牙棒便于清洗,也更安全。另外夏季还可以把牙胶放冰箱里冷藏下,再给宝宝用,宝宝咬着凉凉的牙胶也会缓解出牙的不适感。04圈式学步车宝宝学步期时,很多家长会准备一个圈式学步车,将宝宝圈在里面。以为这样“既能学步又避免摔倒”,一举两得。可是,圈式学步车不仅影响宝宝走路,甚至存在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宝宝坐在圈式学步车里,腿部力量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并易养成脚尖走路及异常步态(八字步)等。圈式学步车下面的滚轮特别滑,不好控制,撞到障碍物后很容易翻车。而且由于学步车的特殊设计,宝宝头重脚轻,一旦摔倒,很可能头部受创。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家长不要给宝宝使用圈式学步车。05脖圈游泳带宝宝去泳池时,不要使用脖圈游泳。宝宝的脖子非常柔软,脖圈固定在脖子上,很容易对稚嫩的脖颈造成伤害。塑料材质的脖圈紧贴皮肤,还可能出现过敏和摩擦中引发皮肤炎症。如果脖圈过紧,还可能压迫到气道。一旦颈动脉窦被脖圈压到,很可能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的症状,甚至休克严重情况。06床围不要给宝宝用床围!不要给宝宝用床围!!不要给宝宝用床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宝宝的床品只需一条全棉防水床罩,及一条大小合适且舒适的床单即可。美国儿科学会曾就“婴儿猝死综合征风险”的预防说过,婴儿床上不应该出现枕头、抱枕玩具、被子、软垫、床围等。这些过于柔软的物质,很可能使宝宝面部深陷其中,引起窒息的危险。叨叨Tips:除上述东西外,以下婴儿床安全也要注意。●不要在婴儿床上放任何小东西,比如小玩具,小零件,小别针,容易引起宝宝误吞。●不要将塑料袋放在宝宝可以够着的地方。●不要睡大人床,让宝宝睡在自己的婴儿床上。●尽量给宝宝使用宽松度和重量都合适的婴儿睡袋。●保持仰睡,不要俯卧趴睡,不要柔软的枕头。可在宝宝睡觉前穿上可穿式毛毯或可替代毯子的暖和睡袋,只有光秃秃的床,才是宝宝最安全的睡眠环境。07贴**肚脐贴宝宝出生后,肚脐即完成使命,与肠道连接的通道关闭,形成肚脐眼。肚脐眼只是肚皮上的一个疤痕组织,就如同系死的袋子口,以此来保证腹壁的封闭性。肚脐里面是皮肤,皮肤作为天然的防御体系,除了碰触有痛感外,什么都传递不了。所以,肚脐贴治病这一点真的不敢认同。如果使用肚脐贴后宝宝的病恰好痊愈了,也可能本身得的就是自限性疾病,几天后自行缓解了,而不是肚脐贴的功劳。08痱子粉痱子粉不推荐给宝宝使用。痱子粉有吸水的作用,扑在宝宝身上,出汗后形成潮湿颗粒状物质,会堵塞毛孔,反而加重痱子。同时,使用时粉末可能会飞粉,一旦进入呼吸道,诱发感染,存在过敏性哮喘的风险。即使产品中标注纯天然,仍有过敏的可能。已感染的情况下不可随便使用,以免细菌滋生。09奶粉伴侣市面上宣称具有清火调肠胃功能的奶粉伴侣,实际对宝宝身体健康没有好处。吃奶粉伴侣后,只会增加身体负担,给健康带来风险。配方奶中已充分含有宝宝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无需额外补充。10菊花晶菊花晶,一种宣称可以“去火”的神药。可在现代医学中,根本不存在“上火”这个概念坊间习惯将一些现象或病症表现统称为“上火”,但找出症状的病因才是关键。菊花晶的成分主要含有葡萄糖,蔗糖,葡萄糖浆,洋甘菊提取物,香料等。其中大量的糖,对宝宝牙齿和味觉对不好。特别是洋甘菊提取物,对宝宝可能存在过敏的风险。发现宝宝身体异常,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而不是随便喝点xx晶、xx宝、xx茶之类。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和任何不应该给婴儿喝的饮料,请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不明成分的茶水、药品根本不会对宝宝的症状起到任何效果,同时还会延误病情的诊治。Dr.G关于宝宝常见用品,大家还有哪些想法,欢迎留言~搜索「DrG科学育儿」WX号,回复「辅食」「发烧」「感冒」「咳嗽」「腹泻」「钙铁锌」「疫苗」「痱子」「配方奶」「手足口」「痱子」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单个关键词哦~现在去「DrG科学育儿」WX号回复「分月」还能获得按月龄的科学育儿指导哦!先来先得!本文首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