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人体本能排异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临时状态。它也是机体面对各种致热源性物质侵害时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发烧并不一定是坏事。发烧,也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小儿发烧低于38.5℃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物理降温方法处理甚至观察即可,不可盲目地通过药物进行退热治疗,恰当地处理,有利于小儿的健康成长,错误或过度地治疗,就会给小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出现下列情况要立马就医:
1.宝宝狂躁不安、甚至胡言乱语或者抽搐;
2.手脚冰凉、四肢不温。
3.精神状态极差,没有一点精神。
小儿发烧的类别
1.受寒发烧
遭受风寒的侵袭,伴随着流鼻涕、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如果受寒严重、风寒入里的话会恶寒,孩子卧床时喜欢蜷缩,加盖厚被。反之,如果踢被子、怕热,则是积食或者是风热感冒。
2.积食发烧
饮食不节,大量吃一些肥甘厚味,出现口臭、便秘或者腹痛,观察舌苔,一般是白厚或者黄厚,手脚心比较热,持续低烧或者反复发烧,下午温度比较高。
3.变蒸发烧
一般是低烧,一两天内自己好,小孩没有什么不舒服,有的可能精神欠佳,但很快恢复。
温馨提示
1.不管是否发烧,如果孩子不排大便,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排大便。
2.只要发烧温度不高,手脚不凉,就不要盲目的退烧。
3.饮食一定要清淡,忌食生冷油腻,少食多餐。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