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孩子的世界不该孤单,安慰物是幼儿自我
TUhjnbcbe - 2024/6/6 18:16:00

你家小宝贝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件东西对他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呢?可能是一条小毯子、一个毛绒玩具、或者妈妈的一件旧衣服。不论在哪里都随身带着,形影不离,你也许对此会感到困惑。如果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还会因此而焦虑,想要帮孩子戒掉这一行为。

其实,心理学家会从安全感的观点来解读孩子的这一行为,将孩子寻求心理安慰,借以减轻或消除恐惧感、不安全感的物品,称之为安慰物。

孩子在幼年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很不成熟,对妈妈有着强烈的依恋。当跟妈妈分离时,孩子不得不依靠自己,因此恐惧、迷惑等内心动荡便随之而来。此时安慰物给了孩子精神支持和慰籍,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面对孩子的这种恋物情结,爸爸妈妈要怎么处理呢?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绘本就是一个关于安慰物的故事——《阿文的小毯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有这条小毯子了,阿文非常喜欢它。无论去哪里,阿文都要带着他的小毯子,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

但是,他慢慢长大,要上学了,隔壁的阿姨忍不住说话了,拿着小毯子,像长不大的孩子。邻居阿姨和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要让阿文离开他的小毯子。最后,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能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怎么办呢?妈妈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后来,阿文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

为什么推荐这个故事

《阿文的小毯子》曾荣获凯迪克银奖。凯迪克奖是美国图画书最重要且代表着最高荣誉的奖项,得奖作品都必须经过多位资深专业评审的鉴赏,才能从数千本书中脱颖而出。当你不知道怎么给孩子选书时,这些国际大奖图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该书的作者凯文·亨克斯,以创作温暖、生动、幽默的儿童图画故事书著名。他的作品总是能反映出对真实的小孩世界的了解。所以与孩子一同阅读《阿文的小毯子》一定会让他们感到亲切和喜悦。因为对孩子的用心的理解,凯文总能了解到他们最深处的心声。

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好的绘本,满满都是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行为的细腻洞察。当我们能够真正去理解孩子、读懂孩子,那么养育中的一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我们就会少很多焦虑,陪娃更轻松,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一起看看故事吧

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有这条小毯子,阿文非常喜欢他。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去玩,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

不管是橘子汁、葡萄汁,巧克力还是牛奶,阿文喜欢的,也会给小毯子尝一尝。阿文总是说:我喜欢的东西,小毯子都喜欢。

看到这里,你发现了吗,对于喜爱小毯子的阿文来说,小毯子不只是个小毯子,它是一个有生命的主体,是阿文亲密忠实的朋友。小毯子陪着阿文度过了每一个独处的时光,陪他玩耍、陪他睡觉,跟他一起高兴(游戏)、一起害怕(剪头发、看牙齿)!对阿文而言,小毯子独一无二;在阿文的想象力,小毯子也需要阿文。

随着阿文慢慢长大,大人们看不过眼了,长大了还随身带着小毯子太不像话!隔壁的阿姨忍不住说话了:阿文长大了。怎么能带着毯子到处走呢?她开始指手画脚,给阿文的爸爸妈妈分享看似高明的方法。

可以试试毛毯小精灵——如果你把小毯子放在枕头下,明天早上,小毯子就不见了,但是毛毯小精灵会留给你一个非常棒的礼物。

可以试试醋泡法——把小毯子的一角泡在酸醋了,一股怪味道没人会喜欢。

阿文的爸爸妈妈听从隔壁阿姨的建议,一一尝试了,结果怎么样呢?

阿文一点儿都不想要什么新的礼物,小毯子就很好呀。虽然小毯子有一些怪味道,但是阿文一点儿也不在乎。每天带着它,披着他,拖着他……没有什么,能让他放弃自己的小毯子。

小毯子事件到这里可没有完。

阿文就要开学了,爸爸妈妈开始担心他离不开自己的小毯子可怎么办?隔壁阿姨说:不可以让阿文带着小毯子上学,你们就直接告诉他——不行。矛盾在这一刻集中爆发了。

阿文说:我要带着小毯子上学。

不行!妈妈说。

不行!爸爸说得更大声。

阿文听了,用小毯子遮住脸,伤心得哭个不停……

看到这里,你一定不忍心再去强迫阿文和小毯子分开。爸爸妈妈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带着小毯子去上学呢?因为不方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既满足了阿文要和小毯子在一起的心愿,又能方便呢。故事里的妈妈真的很有智慧,她将小毯子变成了很多条小手绢,还编了一个手绢歌,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孩子的安慰物,父母要如何理解?

对孩子的心理多一些了解,就会少一些焦虑。

绘本里的这个隔壁阿姨角色,你一定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仿佛每个过来人都可以摆出专家的姿态,对你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我女儿4个多月的时候,我结束产假,重回职场,当时正是她与妈妈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期,迫不得已面对与妈妈的分离,安抚奶嘴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可以说小奶嘴成了妈妈不在时她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她通过吮吸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排遣孤单和恐惧,安抚情绪。

就我女儿用安抚奶嘴这件事,我也遇到了周围很多人的质疑。不要让孩子吃这个,会破坏嘴型和牙齿赶快帮她戒掉吧,再大就不好戒了。……可我依然很感谢小奶嘴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给我女儿的巨大安慰,我知道她才10个月,现在还不能离开她心爱的小奶嘴。

故事的最后阿文没有离开他的小毯子,而是小毯子变了个形态,以小手绢的形式继续陪伴在阿文身边。但我们要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安慰物的存在是暂时性的,有一天当宝宝长得大一些,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对这些物品慢慢失去依恋。

这是人成长的普遍规律,当我们很小的时候,会对父母非常依恋,而我们一旦长大,就变得越来越独立,对父母也就没有那么的依恋了。我们会独自求学,外出工作,自信而独立的完成一些事情。

安慰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存在的安全依恋物,不必为此过分的担心和焦虑。

最后留个小彩蛋,这本书的环衬非常有意思,画满了各种形态的小老鼠。看一看,你能发现几种形态呢,不同形态出现的排列顺序也有规律。和孩子一起找找看,体会发现的乐趣!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的世界不该孤单,安慰物是幼儿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