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赶上流感季,咳嗽反复吃药1周都不见起色,去医院挂号,专家号都要排到两周之后,对成人来说抵抗力强还尚且能坚持,但如果对小孩子来说,更是耽误不得。
尤其是还未具备语言能力的宝宝,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就会严重影响到吃奶、睡觉等方面。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哭闹不休,折腾得大人也焦虑不安。
可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的哭闹问题,对新生爸妈来说,只要孩子一哭就立刻乱了分寸,情急之下还有可能走进误区,不仅耽误了孩子,还可能延误病情。
小孩子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家里有老人的经常会说,只要发烧不超过38.5度就没什么问题,医院,给孩子贴个退烧贴或者进行物理降温就好了。关于这些发烧的说法是否存在误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理退烧不靠谱?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理退烧有时候确实不靠谱。家长们可能觉得孩子这么小就吃各种药,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如果运用物理退烧的方法没准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小一点。
其实不然,发烧本身是人体应对外来病原体的一种抵抗方式,孩子发烧后,家长需要做的首先是静静观察,除了超高烧之外,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对外来病原体的对抗。
擦拭酒精靠谱吗?
擦拭酒精,的确在发热时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不过选择这种“退烧”方法需要谨慎,尤其是对于3岁以下儿童,由于肝肾功能不完善且皮肤较为脆弱,盲目食用酒精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甚至招致孩子身体严重不适。
用热毛巾擦拭身体靠谱吗?
很多妈妈在孩子生病后喜欢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身体,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给孩子散热,进而起到退烧的作用(温水擦浴同理)。
但父母们不要被暂时下降的体温所欺骗,用不了多一会儿体温就会回升上来。如果孩子正处于体温上升期,用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反而容易引发“冷”和不舒服的感觉。
退热贴要不要常备?
新闻已多次报道:退热贴并不能达到退烧的效果。退热贴的原理也是物理降温,和凉毛巾散热的方法一样,但这种方式散发的热量有限,其中的成分可能还会引起孩子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医生表示当孩子发烧时表现出精神状态不振、食欲不佳,那么首选方法是服用成分比较单一的退烧药。如若孩子精神状态较好,能吃能玩,静静观察后再用药也可以。
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精神状态变差同时身体持续发热,那么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留下更多的健康隐患。
各位父母,你家宝贝属于经常发烧的体质吗?一般会采用哪种退烧方法?还是靠自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