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过孩子发烧的经历,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就像庄稼一样,从播种到收获,它们会经历数次的风吹雨打,还要抵御害虫的侵犯。但是,只要种庄稼的人,能精心呵护,最后都可以收获满满。
面对孩子发烧,父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冷静”!
如果孩子发烧时,父母非常的紧张,患得患失,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孩子本来是普通的病毒感染,你却给孩子吃了3~5天的抗生素,甚至有些父母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只要是退烧药都给孩子吃,结果导致孩子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也有一些极端的父母,对网上的“育儿专家”过于盲从,孩子已经病的很严重了,还不许给孩子吃药,非要等孩子自愈,结果耽误了给孩子治疗的最佳时间,让那个并且继续恶化。父母想要保持冷静,必须对孩子发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孩子发烧时,更好的处理。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发烧的原因也不一样,有些情况可以在家等,有医院。
1、孩子精神状态好不好
医院给孩子看病的时候,医生总会问一句:“孩子精神怎么样,能正常吃饭吗?”别小看这句话,这是诊断孩子病情是否严重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在家里不耽误玩耍,而且一日三餐都正常的吃,说明目前病情不严重,完全可以在家里等。
如果孩子状态很不好,浑身没力气,根本就不想玩,只想在床上躺着不动,甚至眼睛都不想睁开,说明情况比较严重,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尽快就医了。
2、大小便是否正常
孩子的大小便,可以反映出孩子体内的一些情况。如果几天没有大便,可能是便秘引起的体内上火;如果有拉肚子的情况,可能是肠炎;如果是小便很少,可能是体内缺水了……这些情况可以作为辅助,来判断孩子发烧的原因。
3、吃过退烧药后是否有效果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后,是需要吃退烧药的,最常见的儿童退烧药就是布洛芬混悬液,效果非常好。一般情况下,吃完退烧药30分钟后,孩子身上就会开始出汗,体温会逐渐的降下来。当然,不会一下子降到36.5℃,只能是降低到38.5℃以下。
当你的孩子体温超过了38.5℃后,并且也喝了退烧药,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丝效果,这时候就应该重视起来了。可能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比较严重,医院做检查,查明发烧的具体原因。
4、父母是否明确知道发烧原因
因为父母几乎每天都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都很清楚。当孩子发烧后,父母可以马上回忆最近孩子的一些情况,是否吃过生、冷、硬等不好消化的食物,是否出汗后又被凉风吹过。如果父母明确知道,孩子前几天是着凉了?还是积食了?那就不需要太担心,只需要对症来吃药、护理即可,不需要马上就医。
5、孩子是否有某方面疾病史
这个只有孩子的父母知道,就是孩子曾经是否患过某方面的疾病。因为有些疾病是很容易复发的,复发后就可能引起发烧的症状。比如有些孩子做过某方面的大手术,或者孩子天生就有某方面的疾病,都需要考虑进去。
6、看孩子是否有其它并发症
在孩子发烧的同时,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比如看孩子身上是否有皮疹,是否有红疙瘩,耳朵里面是否有化脓现象,是否头疼的厉害,是否伴随着咳嗽等。因为这些并发症会很准确的告知你,孩子发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能够让医生更好的做出判断。
7、父母感觉特别不好
正所谓“母子连心”,虽然在孩子发烧的时候,父母是紧张的。但是,有些时候父母确实会有一种“第六感”,就是总觉得孩子这次的发烧,跟以往是不同的,总觉得孩子可能很严重。如果你感觉特别不好,医院做检查,很多时候父母虽然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但是感觉却是非常准确的。
很多父母都特别纠结,孩子发烧时要不要吃药?
这里的药,不是指退烧药(布洛芬),而是指退烧药以外的药物。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时候需要吃药,有些时候是不需要吃的。
1、抗生素不要随便吃。抗生素主要的作用,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建议吃。如果孩子做过化验,发现是细菌感染,那就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吃,一年中偶尔吃上几次,危害没那么大。如果孩子没有做过化验,一般不建议给孩子吃抗生素,因为吃多了不好,副作用较大。
2、如果孩子体温不太高,在37.5~38℃之间,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孩子确实看上去不太舒服。为了缩短病程,缓解孩子的一些痛苦,可以找医生开一些药,比如常见的感冒退烧药,或者是以前孩子吃过的退烧药。不要担心太多,孩子几个月才发烧一次,吃上3~5天的药,对孩子的身体不会造成多大伤害,没那么矫情。
总结:根据医生的建议,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发烧,问题都不大,基本上2~5天都能自愈,只要护理得当就没问题。只是很少的一些情况下,需要尽早带孩子就医,以免耽误病情。所以,家长们学习一些关于孩子发烧的知识,学会观察孩子发烧时的情况,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