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该如何科学降温?小宝宝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温控制中枢不够完善,容易感冒发热。让妈妈们操心更担心的是宝宝持续发热会导致高热惊厥等状况。如何科学应对宝宝感冒发热?
一、宝宝感冒发热原因和症状
脱水、感染等可致发热
常见原因如:环境温度过高、脱水、感染等。小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弱,不能在人体需要时迅速启动散热机制,比如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汗腺分泌来散热,因此在环境温度过高时就有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热多发生于喂养严重不足的小宝宝,通常伴有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
爱哭闹、精神萎靡
小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告诉家长生病了,但是他可能表现的很烦躁爱哭闹,而且变得比平时很难哄;他的精神可能有些萎靡,平时感兴趣的玩具也不爱玩了;食欲可能也会下降;因为发热小脸也可能变得红红的,细心的家长摸摸宝宝,就会感觉比平时热。
体温≥38℃
口腔和直肠测量的体温是人的体内温度,是最准确的。目前大多采用直肠温度≥38℃定义为发热。腋温通常低于耳温0.5℃以上,较直肠肛温低1℃。当体温≥38.5℃应使用退热药,但如果曾有热性惊厥的病史,则体温≥38℃时就应使用退热药。对于3月龄以下的宝宝,如果出现发热,通常打开衣服包被晾一会儿,体温就会逐渐下降,而不一定要使用退热药。
二、宝宝退热用药注意事项
电子体温计快速且准确常见的体温计有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玻璃水银体温计测的体温是最准确的,但使用不如电子体温计方便,电子体温计具有测体温快速和准确的优点,目前已逐渐取代玻璃水银体温计用于儿童测量体温。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综合比较起来测量腋下温度具有安全、简便、卫生、相对准确等优点,因此最为被广泛采用,但测量腋下温度之前要注意把局部的汗擦干,否则易干扰测量结果。
选用温和的退热药
儿童可以使用的较为安全的退热药主要有2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2种药的退热效果都比较温和可靠。剂型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尽量选择服用量少、口感好、服用方便的的滴剂为宜。
多饮水利于降温
多饮水,及时补充电解质,以利于排汗降温,防止发生虚脱。如果服药后出汗过多,体温偏低,下次在应用退热药时可酌情减量。
宝宝降温三、宝宝退热护理要点
勤测体温,衣被过厚不利于降温
首先就是遵医嘱服药,然后还要注意勤测体温,根据宝宝的病情轻重每日至少测3-4次体温。另外要鼓励宝宝多饮水,要注意宝宝是否有汗、是否尿少,如果宝宝的尿少而*就说明身体缺水,就不容易退热。家长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十分萎靡或神志不清或者出现惊厥都要及时就医。发热的宝宝衣被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散热不易降温。
头部降温可用冷敷法
除了服用退热药外,还可以联合物理降温。常用的有冷敷法、温水擦浴法、酒精擦浴法。
冷敷法:将小毛巾放在冷水中浸湿,稍拧干,敷在额头部位,可以两条毛巾交替使用。也可以用小儿退热贴代替,原理相同。
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孩子擦拭全身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水分蒸发也可帮助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
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因能迅速带走皮肤上的大量热量,程度不易控制,不推荐常规首先使用。当局部皮肤有破损、皮疹等皮肤病时不宜使用物理降温。
体温过高、精神萎靡及时就医
首先应除外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包裹热和脱水热,除此以外基本上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宝宝很小、体温很高、精神十分萎靡,甚至皮肤出现花斑,那么最好及时就医,因为一般小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差,病情变化较快,很容易病情变化。大多情况下都不需要输液治疗,通常只有在重度感染、严重呕吐不能经口摄入、中重度脱水、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下才考虑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