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之前往往是发育比较快的时候,眨眼间宝宝就会出现许多的变化,对于宝宝身体出现的发育变化,爸妈需要提前了解,以免实际发生的时候错误应对,甚至做出一些伤害宝宝的事情。其中宝宝六个月后就会开始慢慢长牙了,一些家长每天都会去扒开宝宝口腔,看看牙齿有没有冒出来,其实宝宝长牙时会出现相关症状,可以直接通过症状判断,不需要天天守着。
一、宝宝长牙会有哪些症状
1、磨牙
要是家长发现宝宝口腔经常动,经常咬东西,什么东西都喜欢放在嘴巴里面咬,基本可以判断宝宝要长牙了。因此长牙之前牙床会有些痒,只有通过咬东西的动作,对于牙床进行摩擦缓解痒感。有些家长抱着宝宝,就会被宝宝咬一口,这也是他牙床痒不舒服才会有的行为。
2、流口水
宝宝牙齿萌出之前,对三叉神经进行刺激,导致唾液大量分泌,而宝宝口腔容量很小,口腔肌肉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再加上不能像成年人那样自如地吞咽唾液,因此家长就会看到宝宝的口水不自觉流出来的症状。
3、发烧
宝宝出牙之前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大多是发低烧,问题不大,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多给宝宝喝水,用温毛巾擦拭宝宝身体等。要是宝宝发烧比较严重,变成高烧了,说明不一定是长牙,也不一定是长牙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
4、其他不适
有些宝宝长牙是因为牙床不适,心情容易烦躁,比往常更容易哭闹,而且怎么哄都哄不好,有些宝宝则会出现牙龈肿痛的问题,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如果宝宝出现的情况比较特殊,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医生。
二、发现宝宝长牙该怎么办
1、不需要盲目补钙
有些家长知道宝宝长牙后,觉得宝宝身体需要钙才能让牙齿顺利萌出,于是就给宝宝一直补钙。要是宝宝身体没有出现缺钙的表现,家长给宝宝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不需要给宝宝盲目补钙,就算补钙也不会让宝宝的牙齿长得更快,相反容易干扰到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让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2、帮助宝宝缓解牙床不适
宝宝萌牙过程中会出现牙床痒、出牙痛等不适,这些不适也让宝宝觉得特别不舒服。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宝宝缓解相关症状,比如给宝宝使用磨牙棒、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每天用棉签或自己洗干净的手指按摩宝宝的牙龈,都可以对不舒服的牙床有缓解的作用。
3、开始注意牙齿清洁
一旦宝宝开始萌出第一个牙齿,家长就要开始注重宝宝牙齿清洁问题,不要等宝宝所有牙齿都长完了才开始考虑刷牙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宝宝还小,不懂得自己清洁牙齿,家长可以准备消*纱布,用温水在宝宝的牙床进行按摩清洁,也可以准备宝宝乳牙专用指套牙刷,为小宝宝清洁牙齿。直到宝宝两岁半之后,家长再教导、督促宝宝独立刷牙。
总结:
要是发现宝宝经常出现流口水、磨牙、吸手指等症状,可以基本判断宝宝就要长牙了,对于宝宝长牙家长不用过分担心,也不需要对宝宝长牙的问题太在意,帮助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又给宝宝提供相应的营养,之后一切顺其自然即可。有些宝宝长牙过程中因为牙齿痒的关系,还会出现磨牙的症状,这都属于正常的,家长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