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2日有幸至河北石家庄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经验交流分会的学习,受益匪浅,参加报告的有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国医大师,1位全国名老中医,聆听大家的授课讲解,对中医的理解很受启发。今天分享一点我所理解的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医临证辩证思维特点,希望对中医同道有所启迪。
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是基于阴阳之道的“中和辨治”:无论内治外治,皆以“扶正祛邪”、“补偏救弊”、“平衡阴阳”为准绳,以一字概括是“和”;以两字概括是“中和”,以三字概括是“致中和”。推广应用于“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就是“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中医总的思想就是“和其不和”,“扶助机体正气,祛除病邪”,“补不足、泻有余”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精神乃治的常态。
孙大师提到:中医看病分四个阶段,分别是:
1、见病——看到病人的第一印象或者感觉;精髓即是望诊的内容,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