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年了,男孩背上黑斑总算找到了病因竟是因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25/7168769.html

今年10岁的江西男孩雯雯近日被医院皮肤科,称“背上长了一块块不痛不痒的黑斑,4年了不见好”。


  这是得了什么怪病?虽然没对孩子生活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但眼看着4年里斑块反反复复长出来,每次都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且面积越来越大,一家人心里很是不安——不会是什么可怕的皮肤病吧?


  像这样暗褐色的圆斑或椭圆斑一共有5块,分布在雯雯的背部和左前臂,小的2、3公分,大的已有5、6公分。雯雯妈妈说,4年前,它们还是淡粉色、硬币大小呢!


  “好像每次感冒吃药后都会出现……”


  原来是药物引起的疹子!


  “色素沉着斑(即暗褐色的斑块)出现的时候是不是吃了什么药?”浙大儿院皮肤科郑磊医师给孩子进行了血常规、血小板等相关检查,但都没有发现异常,不过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郑医生有点怀疑是药物引起的疹子,即药物疹。


  “哦……好像每次感冒吃药后都会出现,发出的时候斑块有一点点痒和痛,有时候还有一点水泡,不过其他地方都是好好的。”雯雯的妈妈回忆起来,提供了这一重要线索。


  经过排查,郑医生判断,雯雯的情况很可能是解热镇痛药引起的固定型药物疹。


  有了这个判断,一家人心头的疑云散了一半。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郑医生还是建议雯雯家长做好服药日记,尤其是感冒后服用的相关药物,便于医生之后的筛查工作,找出可疑致敏药物。


  比如:某天发烧了,几点几分吃了什么药,剂量是多少(半颗药还是几颗药),药物化学名(注意,不是药品名哦!)是什么,多长时间后(有些药物疹可能有潜伏期)出现了什么反应(斑块或者有发红的反应等),到医院后,医生用抗过敏药物控制了症状,症状是否消退……等等。


  “因为引起固定型药物疹的药物有多种,以上服药日记的过程最好循环3次左右。”当然,没有发现疑似药物疹症状的孩子家长,是不需要做这样的服药日记的。


  它可能像麻疹、猩红热、湿疹……


  医生也有可能搞错!


  一般来说,固定型药疹形态很特殊,易于识别,好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尤其是口唇、口周、龟头、肛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还有手足背、躯干等处也比较多见。


  郑磊补充,除了固定型药物疹,也有其他类型的药物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情况,比如麻疹型药物疹、暑热样药物疹、湿疹型药物疹、猩红热样药物疹等等,容易被误诊。

荨麻疹型药疹


  浙大儿院皮肤科副主任李云玲说,浙大儿院皮肤科每年都会遇到10余例固定型药疹。其中,磺胺类药(一般用来抗感染)、解热镇痛药(小孩发烧常用)、巴比妥类(精神科药物)三类药物是目前引起固定型药疹较为常见的。


  “虽说药物疹也算过敏的一种,但和是否为过敏体质关系并不大,也和年龄没有关系。”郑医生说,药物疹无法预防,而且在人群中比较少见,一年会碰到10几例,但是不能因为会出现小概率事件,而在生病的时候放弃吃药。


  那明知吃这个药可能会诱发药物疹,却不得不吃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还是得排查出明确的某种药物化学成分;


  其次,要在医生的监测下做“激发反应”,比如平常吃1颗的话,可以试试1/4颗或1/8颗甚至更少的剂量,看看会不会过敏。


  相关链接:固定型药物疹


  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在同一部位出现过敏,其特点是首先有局部瘙痒,随后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颜色为鲜红色或紫红色(随着反复发作,颜色会越来越深),可能有水肿或水疱,也可能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乏力或食欲减退,不过程度都比较轻微。


  固定型药物疹消退时间一般为1-10天不等,不过阴部发生糜烂溃疡的患者病程较长。

郑医生说,如果是轻微的局部皮损,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收敛,也可以用激素药膏局部抗炎治疗,如果有糜烂渗液可用湿敷治疗法。


  愈合后,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但是一般不会很明显,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重症药疹发作非常凶险,比如出现皮损迅速加重、内脏损害等,甚至出现全身中*症状如高热、恶心、腹泻、谵妄、昏迷等情况。郑磊提醒,如果出现这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