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节控制baby食量,避免积食引起发热 [复制链接]

1#

又到了一年一度国人彻底放假休息的团圆年,去年这个时候,和逸一般大的小人儿们还是吃母乳吃配方奶的奶娃呢,麻麻们担心的是放炮受惊吓扰乱睡眠。现在,这批小人儿们已经吧吧的加了辅食,逸的几颗大磨牙几乎出全了,除了控制盐(钠)的摄入量什么都可以吃啦。

春节期间,除了要防范亲属喂食极易引起婴幼儿卡喉窒息的坚果,糖豆,果冻等零食,还要注意食量过大,引发积食,导致发热。

最初听到“积食引起发烧这个理论”,我是不屑一顾的,怎么吃多了就能发烧?那不是开玩笑吗?吃多了顶多会消化不良吧,还能发烧,骗谁呢?但是从逸开始添加辅食来看,有过4次因为吃多了引起的发热。我不得不相信吃多了真的真的真的会导致发热。

症状轻的,孩子烧到37-38度,控制进食量,改为流质,多补水后会自行好转。严重的,会导致高烧,病*发烧,之后细菌滋生,变成高热不退。

中医提到要想小儿安3分饥和寒,而西医也是强调合理安排饮食,都是有道理的。中医对积食有着明确的定义,积食称之为“疳积”。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西医中没有明确的积食定义,但西医强调婴幼儿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不建全,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而积滞在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和繁殖,于是身体运作紊乱,进而引发积食。

总之吃多了就是个麻烦事儿。想一想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大虾,高热量的零食点心,我好心塞。不过逸这里,姥姥比较好办,因为姥姥看着逸几次积食发热,会比较注意,而奶奶家那边,我一想就心一紧!这艰巨的任务只能交给爸比去严防死守啦。

今年1月中旬那次连续5天超过40度高热的记录。

逸在去年10月,及12月各有一次积食,都是吃多了然后拒食,之后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5。这两次都及时的喂水,减少食量。

发热的前两天不舍得大幅度的控制饮食,看他精神好转,就忍不住多喂些饭菜,让原本下降的体温再度升高。家里的长辈才会痛下决心,只给大米粥的汤,清清肠胃,一断食,体温马上就降了。在10月及12月的两次发热,并没有太严重,退烧药都没服就好转了,发热也没超两2天。

到了年1月中旬,距离逸上一次幼儿急诊服用退烧药过了7个月。那几天,鸡肉吃的有些多,摸他的手心脚心老是热热的,我一直隐隐担心会不会积食了,但是看着他每天消耗量也超大,不给吃又不干,就默许了他能吃的作风。

1月16日,北京又是连着两天雾霾,不能开窗,家里热的捂白毛汗了,给逸换了凉快的半袖,就这样,后脖子摸着也潮乎乎的。那天下去爸比发几个重要的快递,客厅的门半敞着,没看住,逸就跑到门口趴着看他爸爸去干了什么,当下心惊千万别感冒。果然当天晚上,开始睡的不好,夜里哭醒,疑似鼻塞。第二天,一测体温,逼近39度。

他当时精神状态好的不得了,和平时一样,如果不是抱他吃早饭时感觉身体发热,我们都想不到要测体温。

那天没用退烧药,姥姥在,用草莓泡水,半小时喂小半碗,又逗着他走走跑跑,很快一身汗,体温退到38度以下。下午午睡后升到38度5,没给退烧药,继续草莓泡水,体温退到38度以下。中午11点开始情绪差,整个人就挂在我身上一直抱到吃午饭,午饭后又恢复正常。

1月17日,症状如前,但是体温再也退不下,当天下午3点一测体温39度+,服用了退烧药。

从这时起,退烧药就是6小时一次。一样的少食勤补水,水量大到每2小时换一次尿布都差不多要有2斤重了,就这样,用了退烧药,体温就降,但是3小时之后就开始回升。一整天精神都很好,该玩儿玩儿该吃吃,虽然饮食只是水果+大米粥的汤汁。晚上体温都在40度+。

1月18日,烧了三天了,高烧两天,基本一测体温就是40度+,39度倒算安心了,退烧药吃下去过两小时就开始继续烧。

今天用了美林,前两天一直用德国的屁屁拴。精神超级差,除了对吃稍有兴趣,不爱玩了,一直让我抱着,我也开始担心。在朋友圈研究了一晚上到底是病*还是细菌。我期望的二次幼儿急疹,没有出现,每个夜里起来一测体温都在40度。退烧药隔6小时用一次,一身大汗后,体温最多降到38度7、8的样子。

1月19日,医院,之前在美中全科诊所有过问诊体检,加入了美中全科的群,里面有医生,将情况告诉崔医生,按着崔医生的指导,去医院验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原本约了美中的号,但是那天逸的状态很差,根本不坐安全椅,于是我们去了离家近的同仁。把逸的血项报告发给崔医生,崔医生认为是细菌感染,要求同时检查泌尿系统及中耳炎。

验血报告在朋友圈也是热议,判断病*的,判断细菌的,各种经验意见不断,我也彻底被整晕。

同仁的儿科专家当时要求输液,我们直接拒绝了,领了三种药回家了。这期间,逸的体温依然在40度左右。姥姥一直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