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国务院*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回答了记者对生物类似药、中成药、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情况。
陈金甫表示,生物类似药跟化药的仿制药质量评价方式上有差别,但是它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下一步纳入集采是毫无疑义的。陈金甫介绍,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探索,并且中选产品质量是完全可控的。所以按照国办发2号文件以及探索的情况来看,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包括中成药的大品种纳入集采,这是制度性的要求,只不过规则更为优化,更有针对性,质量更符合药本身的属性,从我们国家来说,生物类似药质量标准在全球还是比较高的,高于西方一些国家。归结为两句话,一是纳入集采是毫无疑义的;二是质量一定是优先的考量,规则一定更符合市场要求。
关于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陈金甫介绍,从我们国家耗材领域的价格虚高、销售乱象以及引起的一系列生态恶化,药品可能更突出一些,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在国家指导下在地方先行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在江苏、安徽、天津,以天津为代表的“3+N”人工晶体招标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地方成功探索的基础上,年国家开展了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的集采,通过企业自主报价、自主参与、自主竞价,冠脉支架的中选企业,基本上半数以上的中选企业,降价幅度达到了93%,进口产品的降价幅度更大一些,达到95%。在保证历史用量的情况下,按照原来约定的历史量,节约费用达到亿元,应该说验证了集采机制对治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改革利器。后续依然会选择成熟的产品、有竞争性的产品、有质量管控的产品,采取一品一策的方式,优化竞选规则,逐步在医用耗材领域拓展。使改革成果尽可能让老百姓获得临床可及性。
陈金甫表示,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会持续地、甚至适当地加快改革速度,把制度效应充分释放,同时也起到规范行业行为,治理流通生态,让高质量发展在医用耗材领域得到充分的体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