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大人怎么办
入冬以来,医院人满为患,其中很多患儿是因感冒发烧来就诊的。
发热是小儿科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由多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一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很紧张,医院。多数情况下,家长应该在家对孩子进行观察护理,并进行适当处理。这样既可有效缓解症状,医院引起交叉感染。当然,对于高热不退的孩医院诊治。
一般来说,孩子体温超过38.5℃,或有过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体温超过38℃,就应该及时进行降温处理。针对发热,降温处理只是单纯对症处理,以便达到体温暂时恢复正常的目的。但是孩子还会反复发热,因为引起发热的原因还没有去除,因此还应该寻找发热的原因。只有采取对因治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退热主要有两类办法,用退热药和物理降温,这两种方法应同时使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物包括布洛芬类,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类等;应遵医嘱用药。
药物的使用剂量一定要按照孩子的体重来确定。家长应该按医嘱给孩子用药,小儿退热药的药品说明书上也会标明不同年龄或不同体重儿童的用药剂量,家长可以参考。另外,使用了退热药后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清热解*的中药也可以起到辅助退热治疗的作用,要尽量选择口服的中药。
一般退热药品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但因为是用在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身上,所以应格外小心。不要给孩子用成人的退热药品,因为成人的药物没有标注孩子的用药剂量,而且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复方氨基比林会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安乃近有肾*性,还会导致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等。
在我们诊治病儿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给孩子测体温,就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到了40℃。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一定是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发烧了,也没有随时给孩子测体温。因为孩子的发热是有一个过程的,都是从低到高慢慢上升,不会一下子就烧到40℃。因此,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出现发热症状的孩子,每隔15--30分钟就应该测一次体温,随时掌握孩子体温动态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孩子发热一般在凌晨最严重,要及时发现体温升高的关键时间,立即进行退热处理。
病*感染不必用抗生素
孩子发热了,除了要在家紧急处理之外,家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进一步治疗计划。如果只是病*性上呼吸道感染,就不应该使用抗生素。
在冬季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有腺病*、呼吸道合胞病*等。病*感染的规律和特点都很明显:孩子的发热可能会持续3-5天,吃了退热药可以退热,但过3-6个小时会反复。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其他不适,如剧烈咳嗽、严重腹泻、腹痛等,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很多疾病早期的症状就是发热,家长不好判断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如果家中的新生儿发热,一定要带孩子尽快就医。
■低热高热如何分
一般正常小儿的体温为36-37.3℃,超过37.4℃就是发热。37.4-38℃之间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
■高热惊厥
有些孩子在发热到了38℃之后会出现抽搐,这就是高热惊厥。在5岁以下的小儿中高热惊厥的发病率为2%-5%。
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与年龄、发热及遗传等因素相关。高热惊厥首发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3岁之间,这与小儿脑发育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如果高热惊厥在孩子6个月内或6岁以上还发作则预后不良,有可能转变为癫痫。惊厥多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体温往往高于39℃时发生,但如果体温不甚高(低于38℃)就发生惊厥的患儿,以后复发的危险会大大增加。高热惊厥患儿的家族中存在惊厥病人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双亲有高热惊厥或其他形式惊厥病史者,其子女发生高热惊厥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尽量保持镇定,要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窒息;要及时准确地测量体温和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以方便医生正确评估病情。高热惊厥多数发作时间短暂,若出现惊厥医院抢救。约三分之一的高热惊厥有复发的可能,因此预防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曾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家中应常备冰袋和退热药,一旦出现发热应及时降温,必要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惊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