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一到冬天,体质差点的小孩就成了儿科的常客,父母也不堪其扰。
流感肆虐的季节,医院不少家长抱着脸蛋烧得通红的宝宝寻医问诊,然而更多的家长可能会借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来给孩子退烧,例如前段时间流行的小儿退烧贴。这样真的靠谱吗?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小儿退烧贴是啥?利用什么原理?
也叫退热贴贴、冷敷贴,如今市面上的小儿退烧贴主要是利用亲水性高分子凝胶所含大量水分进行扩散,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达到物理降温、退烧醒神的作用。
退烧贴的材质主要由塑料膜、薄荷脑、水、高分子物质等组成,早期是用来代替退烧冰袋,解决了冰袋重复使用需要冷却,退烧时间短,容易冻伤等麻烦,属于物理退烧用品,被广泛运用于小儿发热发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
央视点名:不要盲目相信小儿退烧贴
就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在家里多多少少囤一些退烧贴的时候,央视新闻官方却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直接点明“退烧贴无法达到退烧效果”。
解释道:退烧贴的效果其实和冷水打湿的毛巾敷在额头的效果差不多,是无法真正帮助退热的。并且提醒广大家长,真正想要给孩子退烧,首选方法应该是给孩子喂一些退烧药。
前面讲到,退烧贴的材质主要是亲水性的高分子凝胶,以及加入薄荷脑,贴在而头上最主要是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说到底还是一种物理退烧方式,且只能在额头部位起作用。
很多时候,宝宝发烧都不只是脑门在烧,而是全身都处于滚烫,如果只凭借退烧贴那么一点点对额头的作用,只会是局部退烧,对根本解决孩子发烧的情况帮助并不是很大,反而会因为宝爸宝妈盲目迷信退烧贴的作用,而耽误宝宝退烧的时间,会让病情加重,孩子也会吃更多本不必要的苦头。
还有哪些退烧方式不能用在孩子身上?
1、酒精擦拭身体
很多人都知道酒精对退烧有用处,也是属于物理退烧的一种方式,通过酒精快速挥发带走大量热量,使发烧的人体温快速下降,于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烧的严重,普通退烧方式又不起效时,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会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体。
然而,酒精擦拭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退烧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小宝宝。首先,宝宝的皮肤都比较娇嫩,对酒精的敏感程度较高,直接用酒精擦拭会直接渗透进皮肤,有可能会导致他们酒精中毒;其次一些宝宝的体质可能会对酒精过敏,如果盲目就用酒精擦拭皮肤,反而会让宝宝更加难受。
2、冷水擦拭皮肤
当宝宝发烧较严重时,一些新手爸妈可能会因为没什么照顾孩子的经验感到慌张,进而手足无措,于是反而会做一些帮倒忙的事情,比如直接用冷水擦拭孩子的全身,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降温。
其实宝宝发烧期间,身体皮肤会变得更加敏感,强行用冷水来降温,反而会加重宝宝的不适,甚至让他们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3、成人退烧药
宝宝生病是不看时间的,可能有时甚至半夜突然发烧,一些家长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紧张,可能会给孩子喂大人吃的感冒药或退烧药,但成人服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是幼儿的4~5倍,他们的体质又有别于成人,肝、肾发育尚不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盲目给他们喂成人服用的感冒药和退烧药,可能会造成药物性肝炎。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热剂成分只有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国内要点对应的商品名是美林和泰诺林,这两种药物,有小孩的家庭应该常备。如果服用退烧药物后仍然无效,就医院就医。
延伸拓展:科学退烧要区分情况
基本原则是,低烧物理降温,高烧药物降温,医院。
一、物理降温。
1、当不孩子发热体温不超过38.2°C时,以保证环境温度为前提,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方式使皮肤血管扩张。
2、督促孩子排尿和排便,这个过程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也利于降温,如果小孩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3、督促孩子喝水、奶之类的液体,少补充液体。当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时,即使是药物降温也会无法生效。
二、药物降温。
如果小孩腋温超过38.2℃,或因发热而感到明显不适时,可以用药物来退烧。
发烧情况下,体温并不稳定,有可能会继续上升,38.2℃服用退烧药是一个最佳时间点,否则,否则体温更高时可能导致高热惊厥。(zhl